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帝都风光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繁华都市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情表达。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一座在春天的皇都,它不仅是时间的转换,也是空间的扩张。巳日,即古代纪日法中的一种,代表着特定的时刻,而帝城春景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倾都"形容人群如同倾盆而出,展示了一派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而"祓禊晨"则让人们联想到古代清明节的习俗,即在这一天外出踏青,以示纪念先祖和祈求好收成。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当时的景象与氛围,诗人通过对车辆位置选择(需靠近水边)和音乐演奏(以震落尘埃)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那一刻的美好与和谐。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这两句则转向了细节描写,"弱柳"即春日里柔软的柳枝,它们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成了阻挡路人的障碍物。而"浮桥"和"拥看人"则展示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和人们对美景的向往。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这两句诗结束了整个画面,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开放的结尾,给人的思绪提供了延展的空间。"犹言"表明有人仍在讨论,而"日尚早"则意味着这一切都还在进行中。最后指向"九龙津",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对更远美景的追求与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热闹非凡的春日帝都画卷。
老骥难甘枥,叹人生,浮沉郎署,当几两屐。
国耻匈奴犹未灭,持楫渡江谁击?
莫相对咨嗟行役。
惨淡鱼龙惊夜舞,更气吞万里飞书檄。
看试手,补天裂。男儿到此心如铁。
转征轮辚辚四角,故人长别。
三日长安花似锦,应念京华倦客。
知远望依然愁绝。
宛转离怀无限恨,恐相逢梦里惊华发。
将赠策,重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