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沟东路两牛鸣,十亩漪涟一草亭。
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纷纷易变浮云白,落落谁钟老柏青。
尚有使君同好恶,想随秋水肯扬舲。
潮沟东路两牛鸣,十亩漪涟一草亭。
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纷纷易变浮云白,落落谁钟老柏青。
尚有使君同好恶,想随秋水肯扬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开篇“潮沟东路两牛鸣,十亩漪涟一草亭”两句,以清新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牛鸣声与水波纹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图画。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美,也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
接着“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比作山林之中的一部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这不仅是对物外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精神自由和心灵净化的追求。
在“纷纷易变浮云白,落落谁钟老柏青”两句中,诗人通过对云和树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那不随世间变化而保持坚韧不拔的老柏,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俗、恒久不变的情怀。
最后,“尚有使君同好恶,想随秋水肯扬舲”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共同理想的表达。这里的“使君”可能指的是吕望之,使君与诗人同具隐逸之志,共同喜恶,共同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诗人希望能够随着秋水,扬起帆船,与友人一同前行,这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未来自由生活的憧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理想的追求。
天意何荼毒,东人万骨枯。
君今出门去,残兵应待哺。
欲从东海籴,翘首隔天吴。
关门路一线,谁能飞万刍。
泉府良苦竭,江南亦荒芜。
主上眷东顾,治赋属吾儒。
嗟彼沟中瘠,饥溺予之辜。
谋臣乏长虑,俗吏厌良图。
所贵壮士心,舍命自不渝。
勉矣复何道,忠信以为躯。
授邑曲梁泽,君行笑割鸡。
地雄漳水北,城倚太行西。
赵璧衔山出,燕驹向月嘶。
戴星秋省稼,禦雪夜装绨。
百廪黄金堰,千家白马堤。
分符仍重寄,塌羽未卑栖。
才子怜徐干,诗名似万齐。
恩偏移内甸,游不号愚溪。
酒送双蓝尾,书成几赫蹄。
陆沉犹有客,相忆在铜闺。
峻极惟嵩峰,二室东西翼。
汉柏当其阳,后隐少林壁。
玉岫冒青霞,朱岩表琼石。
使者持节来,云中二龙白。
顾谓李少君,太乙召为客。
王烈得赤文,惟有嵇康识。
飞举忽上征,名记丹台籍。
缥缈笙鹤音,相迎此山侧。
羽节夹道行,斑麟去无迹。
吾将采三花,还山炼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