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
枉逢花木无新思,拙就溪潭损旧居。
禁路看山歌自缓,云司玩月漏应疏。
沈忧敢望金门召,空愧巴歈并子虚。
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
枉逢花木无新思,拙就溪潭损旧居。
禁路看山歌自缓,云司玩月漏应疏。
沈忧敢望金门召,空愧巴歈并子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名为《詴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慨和自我安慰的诗句。
“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这里,诗人提到自己的远房亲戚或朋友在晚上专注地阅读书籍,似乎是在暗示自己虽然不及他人那样刻苦学习,但至少也能写出一些像相如那样的好文章(相如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枉逢花木无新思,拙就溪潭损旧居。”诗人继续表达自己的感慨,他觉得自己在面对自然景物时,并没有新的思想和灵感,只能依旧回到那熟悉的小溪边,感受着时间的流逝。
“禁路看山歌自缓,云司玩月漏应疏。”这里,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在被禁止通行的道路上漫步,看着山景而唱起歌来。同时,他也提到自己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游玩,观赏明月,而时间的流逝则如同滴漏一般。
“沈忧敢望金门召,空愧巴歈并子虚。”诗人心中充满了忧虑,他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召唤(金门指的是宫门),但同时他也感到自责,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才华和成就都不能与古代伟人巴歈和子虚相比。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自我期许。他既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同时又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挑剔。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复杂情怀以及他们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