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桃李结芳邻,院落梨花伴此身。
带雨飘零千片雪,堆云暗护一枝春。
梦回窗外红尘远,忘却人间白发新。
几度黄昏禅定后,相看清况更宜人。
不随桃李结芳邻,院落梨花伴此身。
带雨飘零千片雪,堆云暗护一枝春。
梦回窗外红尘远,忘却人间白发新。
几度黄昏禅定后,相看清况更宜人。
这首诗描绘了梨花在庭院中独立绽放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梨花的美丽与孤高。首联“不随桃李结芳邻,院落梨花伴此身”点明了梨花的独特之处,它不与桃李为伍,独自在院落中绽放,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颔联“带雨飘零千片雪,堆云暗护一枝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梨花比作雪花和春天的守护者,生动地描绘了梨花在风雨中的坚韧与美丽。颈联“梦回窗外红尘远,忘却人间白发新”表达了诗人对梨花宁静、超脱境界的向往,以及在梨花面前忘却世俗烦恼的心境。尾联“几度黄昏禅定后,相看清况更宜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多次黄昏后的禅定,诗人与梨花之间建立了更深的情感联系,彼此更加契合。整首诗通过对梨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超然境界的追求。
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
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
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
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
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
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
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
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
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
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
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
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
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
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
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
子实工为文,彬戫世莫比。
又复善书翰,得第即太史。
天下艺固多,安用穷人技。
我时喻其意,渐渐道之迩。
翩反颇多姿,幡然忽自改。
年辈但相若,下文曾不耻。
自叹日皇皇,与子共愤悱。
江西与西昆,分别知避取。
古人虽去遥,发箧一一在。
吾乡今陈郑,有作亦模楷。
当思膏与根,韩公岂妄耳。
自得乃变化,万象奔俶诡。
字句得失间,固可助壤累。
我言日渐狂,子色常甚韪。
即今所有者,如林见蓓蕾。
吁吾忧道孤,赖子能不怠。
作诗述区区,惟以永相矢。
如或传示人,嘻啧必棼起。
高识幸不摇,陋体任成痏。
子如谓我非,焚灰掷流水。
《拔可将以三月归闽赠之》【清·林旭】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子实工为文,彬戫世莫比。又复善书翰,得第即太史。天下艺固多,安用穷人技。我时喻其意,渐渐道之迩。翩反颇多姿,幡然忽自改。年辈但相若,下文曾不耻。自叹日皇皇,与子共愤悱。江西与西昆,分别知避取。古人虽去遥,发箧一一在。吾乡今陈郑,有作亦模楷。当思膏与根,韩公岂妄耳。自得乃变化,万象奔俶诡。字句得失间,固可助壤累。我言日渐狂,子色常甚韪。即今所有者,如林见蓓蕾。吁吾忧道孤,赖子能不怠。作诗述区区,惟以永相矢。如或传示人,嘻啧必棼起。高识幸不摇,陋体任成痏。子如谓我非,焚灰掷流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YdHi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