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惜年芳。窗外斜阳。浅红栏槛月微黄。
莫问当时题句处,说也凄凉。缣粉坠秋香。
沾满琴廊。青虫依旧罥丝长。
不道回肠花落后,犹有回肠。
一箭惜年芳。窗外斜阳。浅红栏槛月微黄。
莫问当时题句处,说也凄凉。缣粉坠秋香。
沾满琴廊。青虫依旧罥丝长。
不道回肠花落后,犹有回肠。
这首《浪淘沙》以康有为先生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开篇“一箭惜年芳”,以箭矢射中靶心的瞬间,象征时光流逝之快,表达了对岁月易逝的感慨。接着,“窗外斜阳”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寂寥的黄昏场景,夕阳的余晖洒在窗前,增添了几分怀旧的情绪。
“浅红栏槛月微黄”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栏杆在月光下呈现出淡淡的红色,与微黄的月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这一句中的色彩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性。
“莫问当时题句处,说也凄凉”两句,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这里的“题句处”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留下诗句的地方,如今回想起来,那份曾经的欢愉与情感已变得凄凉,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接下来,“缣粉坠秋香,沾满琴廊”两句,通过“缣粉”(古代书写用的纸张)和“秋香”(秋天的香气),以及“琴廊”(摆放古琴的走廊),构建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同时也暗含着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缣粉的掉落,象征着过往岁月的消逝,而它沾满了琴廊,则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曾经悠扬的琴声与故事。
最后,“青虫依旧罥丝长,不道回肠花落后,犹有回肠”四句,以青虫仍在长丝上爬行,比喻时间的持续流动,即使花落之后,内心的思绪依然缠绕不已,无法释怀。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流转、情感绵延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浪淘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深情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