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富田东,文山正气中。
犹馀河岳在,不恨水云空。
暮磬催林鸟,秋灯急草虫。
墓门螺子近,迟我哭西风。
兰若富田东,文山正气中。
犹馀河岳在,不恨水云空。
暮磬催林鸟,秋灯急草虫。
墓门螺子近,迟我哭西风。
这首诗描绘了文山(即文天祥)的旧隐居之地——东边有肥沃的田地,四周环绕着崇山峻岭,自然环境幽静而充满正气。诗人以“兰若”比喻文山的隐居之所,暗示其高洁与淡泊。诗中提到的“河岳”象征着文山的精神与品德,即使在世事变迁后,这些精神依然存在,不因外界的改变而消逝。
“暮磬催林鸟,秋灯急草虫”两句,通过描写傍晚寺庙中的钟声和秋天夜晚的虫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文山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仍能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得以延续。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山的深深怀念之情。
最后,“墓门螺子近,迟我哭西风”则直接点明了文山的墓地位置,并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西风吹拂之时,能够前往墓前悼念的心愿。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文山的敬仰与怀念,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哀伤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山旧隐的描绘,以及对文山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长安红尘十丈高,东方未白人嚣嚣。
北风着面暗如漆,错落腰间双佩刀。
我时卧病日裹首,忽报荆南来太守。
开门大笑话今昔,君也腰金我黄绶。
炉宝迷迭生小烟,鸱夷鼓腹流细泉。
兼隐庭前旧花竹,依稀置我春窗边。
太守太守尔真贤,别来三载心犹然。
乃知贫贱见交态,古人岂必今人前。
留君且停五马鞭,酒酣许我发狂颠。
只今文藻中何用,漫为挥毫赋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