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古风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文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馀响,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祐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zhōu怀huáichuānwēngliǎngxiānshēng
sòng / céngbǎi

chāngzuòcháozhōuyóucháorénbǎishìchēngmíngzhōu

yòuwénliǔzhōuliǔhòuliǔrénzhìjīnàiliǔ

èrgōngjiērénmíngtángsuǒzhìǒuwèicháng

jīnjiānghǎiliúluòhuàzuòwénshēngmíngxiāng

nánzàiguójuézhōngzhōushǎorén

tiānjiāngdàoshūshìbāngcéngxiàngxiāncháochù

nánjiānshìxiánshānlǎosǒurénjiānxiān

shízhéxiāngzhìdùn使shǐguāngjiàzēngshānchuān

chángjiēdàocóngmèngguànshuínéngjiēyuánwěi

yòujiēshīwánghǎishuínéngzàoshīlěi

xìngshēngluòshèngchuányuānsuìqióngtiānyuān

cóngérjiāngyòuzhènxiǎngqīngmiàoyòucúnxián

jīnyuányòuèrbǎizǎicǎorénshàngzhīài

wénzhāngxìngmìngsuīfěixìngxiàngfēngliújiǔjiēzài

liǎnggōngshēngshèngshíxiàjiǎtóngchí

rénxìnggōngxìngtiānxiàyìngyuànrén

翻译
韩愈当年游历潮州,潮州人世代称颂为名城。
又听说柳宗元在柳州,当地人至今仍爱他的柳树。
两位先生以文才闻名唐朝,所到之处都不同寻常。
如今他们如江海般流芳百世,成为文化与名誉的故乡。
涪南偏远在巴国之地,远离中原人才稀少。
上天似乎要让儒道之风盛行此地,他曾是前朝羁旅的学者。
河南夫子是世间罕见的贤者,山谷老人似人间仙人。
他们的足迹一时纷至沓来,瞬间提升了地方的声望。
感叹道统自孟子去世后中断,谁能继承他的学说。
又叹诗坛自杜甫之后凋零,谁能再建诗歌的高峰。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伊洛圣贤的传统延续中,思想如鸢鱼般深广。
江右之地受到余音影响,清庙中还能听到他们的遗篇。
至今已超过元祐二百多年,涪人依然珍视他们的文化遗产。
虽然文章生命并非侥幸所得,但他们的精神风貌长久留存。
可惜两位先生生于盛世,与屈原、贾谊齐名。
涪人因两位而有幸,但世人或许会羡慕涪人的福分。
注释
昌黎:韩愈的字。
昔作:曾经担任。
潮州:地名。
名州:著名的州府。
柳州:地名。
柳子厚:柳宗元的字。
柳人:柳州的人。
至今:直到现在。
文鸣:以文才闻名。
唐:唐朝。
不偶:与众不同。
异常:特别出色。
卒:最终。
江海:比喻广大。
文物:文化和遗产。
涪南:地名。
巴子国:古代地区名。
儒道:儒家和道家。
淑:使……盛行。
羁客:客居者。
河南夫子:指韩愈。
间世贤:世间罕见的贤者。
山谷老叟:指黄庭坚。
人间仙:人间的仙人。
辙迹:足迹。
相继至:相继而来。
光价:声誉。
山川:形容地方声望。
孟轲:孟子。
一贯:连续不断。
原委:学说的传承。
杜甫:唐代诗人。
诗垒:诗歌的高峰。
伊洛:洛阳。
圣传:圣贤的传统。
鸢鱼:比喻深思熟虑。
天渊:极高的境界。
江右:长江下游地区。
清庙: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
元祐:宋哲宗年号。
二百载:两百年。
草木涪人:涪地的百姓。
尚知爱:仍然珍爱。
匪倖:非偶然。
气象风流:精神风貌。
屈贾:屈原和贾谊。
驱驰:并驾齐驱。
私:偏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唐代文学家昌黎(韩愈)和柳州柳子厚(柳宗元)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他们在文坛上的贡献的赞美。

诗中的“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表明了昌黎曾到过潮州,并且他的名字被当地人民传颂至今。同样,“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则是说柳宗元在柳州的影响力,使得当地人至今仍旧怀念他。

“二公皆以文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这两句强调了昌黎和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他们在唐代文坛上的卓越表现以及他们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非凡的痕迹。

接下来,“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则是说诗人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涪陵(今属重庆),这个地方偏远,不像中州那样热闹,但诗人曾在这里遇到过一些贤能之士。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以及他自己的经历,他曾作为一位学者在朝廷中担任过职务。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则是赞美那些隐居山林的人物,他们虽然不为世人所知,但其实都是一时之选,德高望重。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诗中提到的这些贤达人物的足迹,使得他们行走过的地方变得更加荣耀和珍贵。

在接下来的几句里,“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诗人表达了对儒家思想和唐代文学(以杜甫为代表)的失落之感,以及对于找不到能够继承这些伟大传统的现代人物的哀叹。

幸运的是,“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诗人提到有幸生在伊水、洛水之间,这里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他自己则是一位能够继承这些传统的人物。

“从而江右振馀响,清庙又得存遗弦。”接着,诗人提到了南宋时期文学的复兴,以及那些保存下来的古代文献和学术成就。

最后,“今踰元祐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唐宋以降两百年间文学传统的持续影响,以及他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诗中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昌黎、柳宗元等文学大家在当时并未得到充分认可的遗憾,以及对他们所处时代背景和个人命运的哀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认为,涪州之所以能有幸与这些伟大人物相关联,是一种难得的机遇,而天下人则应当对于涪州人民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私心表示怨恨。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同时也透露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过任亮可

野径垂疏柳,停鞭过小桥。

故人久不见,隔水忽相招。

为语田园乐,浑忘归路遥。

殷勤传茗碗,聊以永今朝。

(0)

宁乡坤元宫双松歌

双松东西互为友,丹楹粉壁江声走。

枝干排云入窈冥,萌蘖不知何代有。

东株倚户半欹斜,满身苔藓生霜华。

雷霆忽起蛟龙怒,掀翻鳞甲张爪牙。

有时风静日移晷,青阴覆殿凉于水。

元气茫茫混太清,幽丛寂寂栖神鬼。

近西一株独正直,亭亭上出千峰碧。

流膏入地似黄金,偃盖扶天荡白日。

主人延客坐其侧,举杯不饮皆自得。

与君同结岁寒心,随天自布阳春泽。

嗟哉双松的的有根株,后万斯年仍不枯,蕣华朝菌胡为乎。

(0)

放鹰行

广原兀兀天四遮,树头月落吹早笳。

将军锦袍金鞲靫,宝弓六石马五花。

从者百骑寂不哗,班骓赤骠骊骝騧。

骈头并驱如排衙,鞲上角鹰嘴爪佳。

曾肉妖狐搏巨蛇,金铃掣臂风卷沙。

马前一点掠地斜,飞走穷促喘且呀。

裂眦溃脑困攫拿,举鞭数获载满车。

雉大如鹅兔如豭,炙肝燔肉倾流霞。

侍儿十五弹琵琶,归来犹作三日夸。

相如竖儒井底蛙,如何上书谏大家。

(0)

咏史·其一

燕丹得荆卿,名声惊六国。

已感燕丹恩,思报燕丹德。

悠悠易水寒,飒飒风萧瑟。

壮士从此去,飘然入秦域。

气凌帝王尊,图穷无变色。

剑术虽云疏,谁不谓勇力。

壮哉匹夫志,之死矢靡慝。

(0)

真州江上逢故人

片帆乘夜发,凉月渡头昏。

渔火明沙岸,江流绕郭门。

蹉跎皆鬓短,耆旧几人存。

山色依然绿,相携倒玉樽。

(0)

旧江口

望里真州路尚遥,人烟沙市接江潮。

虚亭飒爽晚来坐,一带秋山隔岸招。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