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太湖》
《过太湖》全文
元 / 陶宗仪   形式: 古风

扬州巨浸曰震潨,厥功厎定存禹迹。

世传三万六千顷,周五百里渺无极。

谁散群峰乱碧流,七十二点青螺浮。

吐吞中吴者八九,势燄直与东溟侔。

鱼市微茫渔屋小,酒旗摇曳枫林老。

岸花汀草晚离离,云气岚光春悄悄。

吴越英雄今几年,鸱夷长往终不还。

龙虎战争归一统,蛟鼍掀舞藏深渊。

南风破浪船头响,王事有期诚鞅掌。

问程已过马迹山,落帆转入沙掌港。

万雉金城路尚遥,篙师宵征宁惮劳。

后月朔旦无多日,玉笋联班要早朝。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的《过太湖》,描绘了太湖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底蕴。诗中首先提及了震潨,即太湖的别称,赞美其浩渺壮观,仿佛保存着大禹治水的遗迹。诗人描述了湖面广阔,群峰倒映,如同七十二颗青螺浮于水面,气势雄浑,与东海相媲美。

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的景象,如鱼市的微茫、渔屋的简陋、酒旗在枫林中的摇曳,以及傍晚时分岸花汀草的疏影和春日的静谧。诗人还提到了吴越英雄的历史,暗示了太湖与当地历史的紧密联系。

随后,诗人转而写到船只航行,南风吹拂,表达了旅程的节奏和王事的紧迫。经过马迹山,最终进入沙掌港,虽然路程遥远,但船夫们毫不畏惧,显示出坚韧的精神风貌。

最后,诗人提到朝廷事务繁重,官员们需尽早准备上朝,暗示了官场的秩序和职责。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太湖的自然之美与历史沉淀,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

作者介绍

陶宗仪
朝代:元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猜你喜欢

臞庵

地控三州界,池开十丈莲。

桑麻无杜曲,松菊有斜川。

别浦归帆远,他山晚照妍。

江湖春水阔,容与白鸥前。

(0)

挽徐提举

人品真豪爽,天姿尚典刑。

昼帘深院宇,春旆拥郊坰。

云子千艘白,盐烟万灶青。

南州高士传,三叹一彫零。

(0)

摊破南乡子

休赋惜春诗。留春住、说与人知。

一年已负东风瘦,说愁说恨,数期数刻,只望归时。

莫怪杜鹃啼。真个也、唤得人归。

归来休恨花开了,梁间燕子,且教知道,人也双飞。

(0)

减字木兰花

双双相并。一点红边偏照映。玉剪云裁。

不比浮花共蒂开。几回心曲。选胜摘来情自足。

插向云鬟。要与仙郎比并看。

(0)

入涌泉道中·其四

道出横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

风吹舴艋轻如驶,日照浮图峻若翔。

远岸渔樵三两两,近村鹅鸭一行行。

回头却指城南路,云屋朱楼气郁苍。

(0)

游灵隐寺

夙好在岩壑,强持缚缨簪。

野性当奈何,惝恍如惊麇。京华百万家,??瓦叠鳞。

海气荡烦暑,作威凌轹人。

湖山招我来,九里松风清。

稽首灵鹫山,西瞻目若营。

云何一峰碧,飞来如羽轻。

俗见囿畛域,达观渺沙尘。

不见毗耶离,示病老净名。

古掌断世界,犹如陶家轮。

竺慧去不返,雪猿呼莫闻。

斯言谁与證,万壑空烟云。

老禅法龙象,谈麈纷纵横。

萍蓬万里外,缱绻犹乡情。

斋盂乳铺玉,茗碗花糁琼。

两腋扶清风,取意岩壑行。

冷泉掬清泚,五峰凌峥嵘。

真赏味无味,内观湛空明。

可能一枝筇,云水自由身。

永愧隐峰老,勇决拂衣巾。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