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
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
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
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
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
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
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
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气氛平和的夜晚,天空没有风、雨,也没有云彩,月亮似乎特别明亮。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毕竟冰轮谁为转”一句,表面上是在问明月之所以能无声无息地运行,但实际上却透露出一种宿命论或宇宙观,即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不以人意所转移。这种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碾穿玉宇不生痕”则是形容月亮通过天空时清澈而又强烈,仿佛能够穿透一切而不留下任何痕迹。这一比喻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无瑕。
接下来几句“坐看儿辈纷然饮, 也遣先生半欲醺”则是转向日常生活的描写。诗人在中秋之夜,静坐观察着周围的人们纷纷举杯畅饮,而自己却保持一种半醉半醒的状态,不完全沉浸于酒宴之乐。这表明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他既不排斥世间欢乐,但也不愿意过分沉迷。
最后两句“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则是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清樽”指的是酒杯,诗人以此比喻自己的心灵,既承载着明月般纯洁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心境自在。这两句强调了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平衡关系,即人可以享受自然之美,但又不应被自然所束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亮和夜晚酒宴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规律与个人心灵平衡关系的深刻认识。
刘郎不是寻常者,风流肯在他人下。
手中绾着青丝缰,街头走跨青骢马。
狎儿挟弹黄金丸,刘郎坐据黄金鞍。
䟎新衫子青沥沥,细腻棕粒光团团。
焦桐藏在紫金囊,袖得玉帕花罗香。
回头一顾二三子,含娇含态变鸣珰。
刘郎半掩东风面,桃花上脸阿堵光。
人生行乐须及时,河沙草绿骢马肥。
草头露晞君始出,花梢月上君未归。
门前曲巷新甃玉,家有黄金无不足。
子孙孙子满眼前,如叶如花千万斛。
将进酒,酒进君莫停。我有长歌君试听。
地有酒泉,天有酒星。不持寸铁,直破愁城。
将进酒,酒进君莫止。我有长歌君侧耳。
白日西飞,沧波东逝。古来达人,皆止于此。
将进酒,请君听我歌。
我欲长绳繫白日,精卫填沧波。
沧波不可填,白日不可繫,进酒当君莫辞醉。
子非池中鱼,安识鱼心乐。
池鱼非子心,此乐竟何托。
乃知鱼与我,所乐皆自然。
升沉各有适,动静同一天。
北海垂天云,西江斗升水。
宁知涸辙馀,中有扶摇起。
观水固有术,观鱼意何如。
我意傥相契,烦君寄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