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巉岩似琢成,何年此地卜佳城。
衔刀自信难逃祸,撒豆徒闻可化兵。
雨过隧前无草色,月明江上有潮声。
鹊巢双树南岗路,千古人传死后名。
一石巉岩似琢成,何年此地卜佳城。
衔刀自信难逃祸,撒豆徒闻可化兵。
雨过隧前无草色,月明江上有潮声。
鹊巢双树南岗路,千古人传死后名。
这首诗描绘了郭璞墓的环境与氛围,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自然的宁静。首联“一石巉岩似琢成,何年此地卜佳城”以奇石开篇,暗示墓地的选址独特,仿佛是经过精心规划一般。颔联“衔刀自信难逃祸,撒豆徒闻可化兵”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郭璞命运的感慨,他自信的智慧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而他的军事策略也似乎只是空谈。颈联“雨过隧前无草色,月明江上有潮声”通过雨后和月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墓地的孤独与永恒。尾联“鹊巢双树南岗路,千古人传死后名”则以自然界的生物——喜鹊,作为象征,强调郭璞虽已逝去,但其名声却流传千古,如同喜鹊在双树间筑巢,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部分。整首诗通过对郭璞墓地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命运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