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读书少馀味,灯火可亲病为祟。
谢侯好事怜我穷,时遣双鱼问憔悴。
交情乃似亲骨肉,学行坐越诸公辈。
胸中万卷书屈蟠,少日力战登诗坛。
下帷却扫谢俗子,冻吟不管儿号寒。
只今食粥已数月,千虑百忧烦笔端。
高才本是栋梁器,苦语终无儒生酸。
乐章短句又清绝,陶写万象嘲江山。
江南草木不得闲,问君何为愁肺肝。
十年行坐想风采,千里魂梦劳追攀。
我无良田归不得,忍穷气味君应识。
囊贮未了岁寒计,学道空愧琳与璧。
交亲零落半鬼录,白日轻去真可惜。
终朝拨火煮芦菔,南山之南待君吃。
三年读书少馀味,灯火可亲病为祟。
谢侯好事怜我穷,时遣双鱼问憔悴。
交情乃似亲骨肉,学行坐越诸公辈。
胸中万卷书屈蟠,少日力战登诗坛。
下帷却扫谢俗子,冻吟不管儿号寒。
只今食粥已数月,千虑百忧烦笔端。
高才本是栋梁器,苦语终无儒生酸。
乐章短句又清绝,陶写万象嘲江山。
江南草木不得闲,问君何为愁肺肝。
十年行坐想风采,千里魂梦劳追攀。
我无良田归不得,忍穷气味君应识。
囊贮未了岁寒计,学道空愧琳与璧。
交亲零落半鬼录,白日轻去真可惜。
终朝拨火煮芦菔,南山之南待君吃。
这首诗《答无逸惠书》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无逸的深厚情谊以及自己在学术与生活中的追求与感慨。
首联“三年读书少馀味,灯火可亲病为祟”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埋头于书海,虽有读书的乐趣,但疾病缠身,身体不适。接着“谢侯好事怜我穷,时遣双鱼问憔悴”表达了友人无逸对他的关心和帮助,时常寄送书信询问他的近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颔联“交情乃似亲骨肉,学行坐越诸公辈”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如同亲人一般,同时在学术与行为上超越了其他同辈。颈联“胸中万卷书屈蟠,少日力战登诗坛”表明诗人拥有丰富的学识,年轻时努力攀登文学的高峰。
尾联“只今食粥已数月,千虑百忧烦笔端”描述了诗人当前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简朴,但心中充满忧虑。最后“高才本是栋梁器,苦语终无儒生酸”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评价,并希望他能保持自己的风格,不因外界压力而改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学术追求的执着,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
木以无用,斤斧弗从。雁以不鸣,身游釜中。
不材与材,各有遭逢。先生何处,绝累行空。
为木则椿,为雁则鸿。二者之间,一蛇一龙。
人物之祖,黄帝神农。云孙日邈,安知道宗。
鲁侯忧鲁,皮以灾躬。涉江浮海,大莫可通。
虚舟相触,惼心亦融。人能虚己,其孰能壅。
毫毛不挫,已成卫钟。意怠之鸟,毕世从容。
枳棘之猿,竟日匆匆。陈蔡休食,击槁歌风。
木声人声,当人心胸。无受人益,以安天穷。
圣人晏然,体逝而终。螳蝉与鹊,忘身若瞢。
栗林逆旅,谁私谁公。贤不自贤,何往不崇。
林回弃璧,虞人谇弓。不忮不求,胡不大同。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十三山木》【明·郭之奇】木以无用,斤斧弗从。雁以不鸣,身游釜中。不材与材,各有遭逢。先生何处,绝累行空。为木则椿,为雁则鸿。二者之间,一蛇一龙。人物之祖,黄帝神农。云孙日邈,安知道宗。鲁侯忧鲁,皮以灾躬。涉江浮海,大莫可通。虚舟相触,惼心亦融。人能虚己,其孰能壅。毫毛不挫,已成卫钟。意怠之鸟,毕世从容。枳棘之猿,竟日匆匆。陈蔡休食,击槁歌风。木声人声,当人心胸。无受人益,以安天穷。圣人晏然,体逝而终。螳蝉与鹊,忘身若瞢。栗林逆旅,谁私谁公。贤不自贤,何往不崇。林回弃璧,虞人谇弓。不忮不求,胡不大同。
https://shici.929r.com/shici/Uhr75e2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