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天章》
《题天章》全文
宋 / 刘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逸少兰亭六百年,别营楼阁奉金仙。

琅函帝赐三朝笔,貌座僧谈二祖禅。

山怪有时浑露石,地灵无处不通泉。

尘心未悟真如理,空爇晨炉一篆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zhāng
sòng / liúgào

shǎolántíngliùbǎiniánbiéyínglóufèngjīnxiān

lánghánsāncháomàozuòsēngtánèrchán

shānguàiyǒushíhúnshílíngchùtōngquán

chénxīnwèizhēnkōngruòchénzhuànyān

注释
逸少:王羲之的字。
兰亭:古代名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著名。
别营:另外建造。
金仙:道教中的神仙。
琅函:精致的书函。
帝赐:皇帝所赐。
三朝笔:历任皇帝赐予的珍贵笔。
貌座:指兰亭的某一特定建筑。
僧谈:僧人讨论。
二祖禅:佛教禅宗的两位祖师。
浑露石:山石裸露。
通泉:有泉水通过。
尘心:世俗之心。
真如理:佛教中表示真理的概念。
空爇:徒然点燃。
篆烟:古代点燃的香篆产生的烟雾。
翻译
王羲之的兰亭已历经六百年,新的楼阁为供奉金仙而建造。
皇帝曾赐予他三朝使用的宝笔,他在那里与僧人谈论禅宗二祖的教义。
山中的奇石有时会显露无遗,地下的灵泉无处不在。
他的凡心尚未领悟到真理,只在清晨点燃香炉,升起一缕篆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诰的作品,名为《题天章》,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和禅理的思考与领悟。诗中通过对兰亭、楼阁以及金仙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逸少兰亭六百年”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时间跨度悠长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接着,“别营楼阁奉金仙”则展示了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楼阁作为连接凡尘与仙界的桥梁,体现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精神追求。

“琅函帝赐三朝笔”一句中,“琅函帝赐”暗示了皇帝的恩赐,而“三朝笔”则象征着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殊的书法或绘画作品,彰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

“貌座僧谈二祖禅”一句,以“貌座僧”来形容佛教僧侣的威仪与超脱,再通过“二祖禅”的讨论,展现了对佛法深邃哲理的探索。这里的“二祖”可能是指禅宗中的第二代祖师慧可。

接下来的“山怪有时浑露石,地灵无处不通泉”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象征着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与生机,这里的“山怪”、“浑露石”、“地灵”以及“通泉”,都传达了一种神秘而又自然的力量。

最后,“尘心未悟真如理,空爇晨炉一篆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真理的追求与反思。这里的“尘心”指的是世间的烦恼和迷惑,而“真如理”则是佛教中的终极真理;“空爇晨炉一篆烟”则象征着清贫与简朴,暗示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和精神上的自我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自然以及佛法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禅理与佛教思想的广泛兴趣。

作者介绍

刘诰
朝代:宋

刘诰,或作刘诏,仁宗时官大理寺丞(《清献集》卷四《寄题刘诏寺丞揽泉亭》)。
猜你喜欢

集句联

园中草木春无数;湖上山林画不如。

(0)

赠黄均联

关心夜雨疏帘,费半盏寒灯,为来日谋朝齑夕韭;

回首春风上苑,剩一枝秃管,与诸君写近水遥山。

(0)

忠义祠联

近圣人之居,容光必照;遵海滨而处,明德惟馨。

(0)

包公祠联

我后千年,对祠宇高寒,同钦山仰;

公应一笑,看淮流底定,也算河清。

(0)

60自寿联

一生多是命安排,四十五十无闻,六十年华今已到;

万事明知自生灭,三千大千悟澈,八千书卷不重回。

(0)

大明寺联

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