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萧萧百病攻,天涯秋尽且飘蓬。
半篱残雨催寒菊,几树酸声下晚松。
愁入梦魂归故里,身无羽翼脱樊笼。
阴房寂寂人踪少,白日时看鬼火红。
两鬓萧萧百病攻,天涯秋尽且飘蓬。
半篱残雨催寒菊,几树酸声下晚松。
愁入梦魂归故里,身无羽翼脱樊笼。
阴房寂寂人踪少,白日时看鬼火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凄凉心境。首句“两鬓萧萧百病攻”,通过描写自己两鬓斑白、疾病缠身的形象,展现出年老体衰的境况。接着,“天涯秋尽且飘蓬”以比喻手法,把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寓言流离失所的生活和漂泊不定的命运。
颔联“半篱残雨催寒菊,几树酸声下晚松”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冷清和凄苦,残雨打在菊花上,晚风吹过松树发出悲鸣,这些细节勾勒出深秋的萧瑟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颈联“愁入梦魂归故里,身无羽翼脱樊笼”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无法逃脱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人渴望回到故乡,但现实中却如同鸟儿没有翅膀,无法摆脱囚禁般的困境。
尾联“阴房寂寂人踪少,白日时看鬼火红”以阴森寂静的牢狱环境收束全诗,寥寥人影和偶尔出现的鬼火,更显出诗人身处囹圄的孤独与恐怖,以及对未来的绝望。
总的来说,这首《狱中(其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无奈与悲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良夜渐添长,斗杓亦旋北。
旌门笳吹奏,大野人声息。
归辔辞沈阳,乘舆指京国。
毡庐坐閒窗,可爱新月色。
差无尘念萦,微觉轻寒逼。
关山巡阅多,历历皆堪忆。
扬鸾和铃中,玉律忽已易。
悠悠今古人,趁此驹过隙。
百年讵云久,寸阴实可惜。
际兹清宵佳,况对寒蟾碧。
金鸭已结篆,银檠半折堲。
却似去冬夜,梅香递宣席。
所志嗟无成,所学曾何得。
惟馀此初心,时时自兢惕。
酿泽云布空,收威风返壑。
氛氲暗林峦,黯淡静帘箔。
丰隆驰素驭,金乌稍敛爚。
伫待灵雨零,普苏甫田涸。
忆昨三白积,满拟有秋乐。
春杪缺甘霖,入夏骄阳熇。
纵迟五日期,望润心如灼。
览古企休徵,泰阶调六幕。
连年忧旱潦,信矣余德薄。
彷徨立阶除,翘首天衣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