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踌蹰久未归,陌头愁见雉朝飞。
眠多转觉蚕无力,桑老谁怜叶尽稀?
心绪缠绵抽乱茧,啼痕乌咽理残机。
才成半匹输官税,又向他家作嫁衣。
五马踌蹰久未归,陌头愁见雉朝飞。
眠多转觉蚕无力,桑老谁怜叶尽稀?
心绪缠绵抽乱茧,啼痕乌咽理残机。
才成半匹输官税,又向他家作嫁衣。
这首诗描绘了春蚕在春天的忙碌与辛劳,以及它所面临的困境。首句“五马踌蹰久未归”以马的犹豫不决来比喻春蚕的迟缓行动,暗示春蚕在繁重的工作中显得疲惫。接着,“陌头愁见雉朝飞”,通过对比雉鸡的自由飞翔与春蚕的束缚,表达了春蚕的无奈和忧愁。
“眠多转觉蚕无力”描述了春蚕因长时间的劳作而感到疲倦,难以继续工作。“桑老谁怜叶尽稀?”则表达了对老桑树叶子稀少的同情,暗含了春蚕食物来源的减少,生存环境的艰难。
“心绪缠绵抽乱茧”形象地描绘了春蚕在抽丝过程中心绪纷乱,动作变得杂乱无章。“啼痕乌咽理残机”通过乌鸦的哀鸣和残破的织机,进一步渲染了春蚕处境的凄凉和无助。
最后,“才成半匹输官税,又向他家作嫁衣。”点明了春蚕最终的命运——一部分丝被用来缴纳赋税,另一部分则被用来为他人制作嫁衣,体现了春蚕劳动成果的分配不公,以及它最终被人类利用的命运。整首诗通过对春蚕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