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山下结茅新,乞得匡时未老身。
此日此庵真独幸,天涯多少未归人。
卧龙山下结茅新,乞得匡时未老身。
此日此庵真独幸,天涯多少未归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卧龙山下的智者,他新筑茅庐,渴望在年老之前为世道做出贡献。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时刻,诗人感叹于这位隐士的幸运,同时也映射出远方还有许多未能归家的人们。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漂泊,表达了对自由与责任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手囊故乡建溪荈,趿屩步走空山巅。
长生木瓢接地脉,蟹眼开遍岩头泉。
迩来欢伯不投分,佛法日结鸡苏缘。
清风两腋作跏跣,睥睨大块吾其仙。
山中筼筜各十丈,一一高扫朱霞天。
竹边双径夹剪雾,斜日尽化珊瑚烟。
低头西望见大海,火云叠叠龙挂涎。
迤东去番不十里,松栎未斧巢羲前。
林峦重复闷毒瘴,时有快鹘来联翩。
吁嗟此地天所秘,盘古不敢矜斡旋。
草鸡英雄起明季,手擘地肺天无权。
人心绚烂凿灵窍,混沌一死三百年。
生番犹抱太古朴,机械不到先天先。
只愁桔槔易抱瓮,从此海气皆腥膻。
起瀹杯茗祝苍宰,古造面目休雕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