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宁道中·其一》
《新宁道中·其一》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荒城才斗大,比屋似星疏。

夜市多蒲席,山猺半穴居。

民贫惟种豆,地瘠不宜蔬。

客况殊无味,悠悠念故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宁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远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态。

首联“荒城才斗大,比屋似星疏”,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荒凉的景象。一个“斗大”的荒城,与散布其间的房屋稀疏得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形象地展示了边远地区人口的稀少和环境的荒凉。

颔联“夜市多蒲席,山猺半穴居”,进一步揭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夜晚的集市上,多的是蒲席,暗示了简陋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的朴素。而“山猺半穴居”则描绘了部分少数民族选择在山洞中居住,反映了他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独特生活方式。

颈联“民贫惟种豆,地瘠不宜蔬”,点出了当地经济状况和土地条件。百姓生活贫困,只能种植豆类作物,而贫瘠的土地并不适合种植蔬菜,这不仅反映了经济的落后,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限制。

尾联“客况殊无味,悠悠念故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身处异乡,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一句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远地区独特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苏幕遮 秦渡坟院主僧觅

善看经,能礼忏。
金面胭脂,正好频频蘸。
转转殷红红不淡。
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
仗铅刀,擎汞錾。
劈暗凿昏,并出银霞艳。
万道霞光攒一点。
般若波罗,得得无增减。

(0)

渔家傲 付京兆杜先生

陕高名身姓杜。
金间隔从来作。
寿年方七十五。
能住。
人百岁超尘虑。
净归清明又著。
常认得梨花数。
行已知藏洞府。
仙簿。
功元入蓬莱路。

(0)

踏莎行 别家眷

妻女休嗟,儿孙莫怨。
我咱别有云朋愿。
脱离枷锁自心知,清凉境界唯余见。
步步云深,湾湾水浅。
香风随处喷头面。
昆仑山上乐逍遥,烟霞

(0)

双雁儿 自述

意马心猿休放劣。
害风姓、王名*。
一从心破做颠厥。
恐怕消、些旧业。
真性真灵有何说。
恰似晓风残月。
杨柳崖头是清彻。
我咱瓷情攀折。

(0)

苏幕遮 点化道友

个人人,常守铺。
瓮里合头,铁索缠缚住。
怎识从来光耀处。
元是神仙,何不开心悟。
觅清凉,搜稳步。
若要飘蓬,除是风狂做。
也肯依凭云水去。
占得清闲,走入逍遥路。

(0)

浪淘沙 火里生莲

阳气透苍天。
照照绵绵。
地户猛焰亦如然。
发出水中真觉性,一朵红莲。
早早认清泉。
结取因缘。
乌龟口内吐灵烟。
助正丹田香馥郁,叶叶新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