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文信国事四首·其一》
《咏文信国事四首·其一》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地转天旋事不同,老臣临市自从容。

誓将西岭填东海,忍着南冠向北风。

千里勤王空赴义,百年养士独收功。

人间别有成仁乐,未用区区悼此公。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咏文信国事四首》之一,通过描绘一位老臣在市井中的从容姿态,以及他坚定的决心和高尚的情操,展现了对忠诚与正义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文信国(即文天祥)的敬仰之情。

首句“地转天旋事不同”,暗示了世事变迁,但忠诚之心不变。接着“老臣临市自从容”描绘了一位老臣即便身处市井,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体现了他的大度与超脱。

“誓将西岭填东海,忍着南冠向北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老臣对于国家的忠诚与决心。他愿意付出一切,包括填海这样的壮举,来守护国家,即使面对北风凛冽,也依然坚守南冠,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千里勤王空赴义,百年养士独收功”则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意义。千里迢迢为王室奔走,虽未能实现具体目标,但百年来培养人才,最终独力收获了功勋,体现了忠诚与教育后代的重要性。

最后,“人间别有成仁乐,未用区区悼此公”表达了对忠诚者牺牲的另一种理解——他们的牺牲并非无意义,而是为了更高的理想和正义,这种牺牲本身也是一种成就和快乐。因此,不应仅仅为个人的离世而哀悼,而应看到他们为后世带来的深远影响和精神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臣形象的塑造,颂扬了忠诚、牺牲与正义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文天祥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游瞩

旻宇斗澄霁,池台始登临。

幽芳无艳质,爽籁有真音。

閒云乍明灭,寒鶒忽浮沈。

青山晴好望,白道细堪寻。

疏蝉嘒急管,跃鲤应鸣琴。

微风猎椒桂,快哉一披襟。

(0)

自咏

华发不称老,高堂为有亲。

宁同贾生恨,自比老莱身。

官散且无过,俸微犹助贫。

谁能学屈蠖,拳局苦求神。

(0)

谒贵公子不礼书格子屏风

道格何曾格,言糊又不糊。

浑身总是眼,还解识人无。

(0)

题师竹游雁宕诗卷即用其宿净名寺诗韵

閒来选胜并探幽,想见诗才造凤楼。

随手一编兵火历,回头十载爪泥留。

鞍归马岭登临慨,岘化龙湫风雨愁。

闻道天台通一路,阮刘何日许重游。

(0)

送胡馨甫北上用原韵

关山直北到幽燕,此地挂帆一路秋。

雨露应深天子诏,干戈正值故人求。

雄心千古知君壮,书剑双抛亦我羞。

约计小春归棹日,孤山梅放梦罗浮。

(0)

吴门三劝·其三

伤心中道失所天,弱息罂罂那得全。

玉碎珠沈能保护,人间从此重姻缘。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