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
上人名籍籍,刺史札翩翩。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
上人名籍籍,刺史札翩翩。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项安世在巴山深处的故乡,听到远处传来寒砧声,那是楚地人家捣衣的声音。他提及一位名叫了仙的僧人,名声显著,而当地的刺史也频繁地书信往来。诗中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的厌倦,他更向往的是像僧人那样超脱尘俗的生活,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深入研习学问,提升自己的诗文造诣。整体上,这首诗情感内敛,寓言性较强,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细雨揉丝,微风扇暖,早近饧箫百五。
不卷重帘,拨尽水沉烟炷。
似而今、欲会无由,悔相见、等閒轻度。
况夫人、爱女于归,越山迢递无重数。
纵是春铺锦片,想膝前因忆,谢庭风絮。
月影昏黄,应照绮窗朱户。
叠离恨,泪溢春江,望金闺、云迷烟树。
问钿车、何日重来,展眉峰碧聚。
只恨订交晚。蕙兰气质,鸾凤神情。
更堪羡、名姝国士相并。心钦。
是前缘定,苔岑合,第一知音。
贻新句,愧玉温花馥,褒锡平生。销魂。
分离太易,骊唱愁听声声。况秾花如寝,春水方盈。
丁宁。记同心约,鳞鸿便,问讯须频。
江南好,正绮窗梅放,偕我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