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二》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二》全文
清 / 黄毓祺   形式: 古风

散骑常侍辛,所闻谊至高。

挥手谢太常,报画甚琼瑶。

物极反必然,致至危是招。

宜乘兹大捷,归命于天朝。

诚廉附繇夷,上寿享松乔。

冉闵亦自道,吾属故晋髦。

迎惊都洛阳,分任州郡劳。

因势可就功,名贤或易操。

陇西义不食,是身等秋毫。

至今想其风,使人意也消。

(0)
鉴赏

此诗《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二)》由清代诗人黄毓祺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与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首句“散骑常侍辛,所闻谊至高”开篇点明了辛的身份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暗示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下来,“挥手谢太常,报画甚琼瑶”描述了辛拒绝荣誉、坚持原则的形象,以“琼瑶”比喻其高尚的品质,形象生动。

“物极反必然,致至危是招”两句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强调了过度追求可能导致危险的道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洞察。

“宜乘兹大捷,归命于天朝”表达了对辛在关键时刻能够把握机遇、忠诚国家的赞扬,暗示其在历史转折点上的重要作用。

“诚廉附繇夷,上寿享松乔”赞美了辛的廉洁正直,以及对长寿与仙人的向往,进一步凸显其人格魅力。

“冉闵亦自道,吾属故晋髦”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冉闵的故事,表达了对辛与晋朝遗民身份的认同,强调了其在民族大义上的坚守。

“迎惊都洛阳,分任州郡劳”描绘了辛在面对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分担治理地方的重任,展现了其在乱世中的担当精神。

“因势可就功,名贤或易操”指出在特定环境下,名士贤人也可能改变初衷,强调了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陇西义不食,是身等秋毫”通过对比陇西之地的义举与个人的微小生命,强调了正义与牺牲的重要性。

“至今想其风,使人意也消”结尾表达了对辛高尚品德的怀念与敬仰,使得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精神力量。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黄毓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黄毓祺
朝代:清

字介子,天启元年恩贡,性孝友,慷慨负奇气,于学无所不窥,忧时感事发于诗。与弟毓礽知名于里。乙酉之变,投笔勇赴,城破卒于狱中,年六十一岁,邑志忠义传,著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集。
猜你喜欢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二十三

幸自十分,画出一半。我便是渠,略无思算。

无思算处妙难传,忿怒那吒吃痛拳。

道不是道,禅不是禅。星驰电掣,汉语胡言。

蓦地揭起脑盖,依前舌拄梵天。

咄,是甚么面目,可怜只有些儿栗棘金圈,尽底分付常山林泉。

(0)

颂古十七首·其四

大义开田创祖基,分明书契示传持。

儿孙不肯遗先业,乞食年年役路歧。

(0)

谢戴悟庵

深荷城东老净名,菜园舍了又斋僧。

磨刀石子看看尽,居士肝心铁打成。

(0)

思归引·其一

一住翠峰顶,两见溪草绿。

不知朝市间,几番生荣辱。

萧条岩上云,冷淡水边竹。

报谁归去来,向此空踟躅。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六十八

亲随弥勒下长汀,一字王书奉化名。

辅国功成归内院,子孙恩被锦衣荣。

(0)

偈颂六十八首·其四十二

海上明公秀,衲僧不知有。

冷地忽相逢,寻常无处讨。

无处讨,莫草草,龙王宫殿,有谁亲到。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