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相过从,与君同里居。
嗣德秉清淑,结交情非疏。
君有越江行,音问良不虚。
一朝成永诀,风雨乃弃予。
寒风夕已厉,岁事将其除。
送君出门去,飘扬建丹旟。
恍恍若远行,何年归里闾。
日夕相过从,与君同里居。
嗣德秉清淑,结交情非疏。
君有越江行,音问良不虚。
一朝成永诀,风雨乃弃予。
寒风夕已厉,岁事将其除。
送君出门去,飘扬建丹旟。
恍恍若远行,何年归里闾。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人以日常生活的场景为背景,讲述了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日夕相过从,与君同里居”描绘了两人日常相处的亲密情景,强调了他们作为邻居的密切关系。接着,“嗣德秉清淑,结交情非疏”赞扬了逝者品德高尚,与人交往真诚深厚,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逝者人格魅力的印象。
“君有越江行,音问良不虚”一句,暗示了逝者曾有过离乡远行的经历,但通过“音问良不虚”表达了对逝者消息的期待和关注,并未因距离而疏远情感。然而,“一朝成永诀,风雨乃弃予”揭示了悲剧性的结局,逝者最终未能归来,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孤独。
接下来,“寒风夕已厉,岁事将其除”描绘了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自然景象,暗喻着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同时也增添了哀伤的氛围。最后,“送君出门去,飘扬建丹旟。恍恍若远行,何年归里闾”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与迷茫,以及对逝者何时能再次回到故乡的期盼,将哀思推向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蜀王府中制奇扇,镂边饰宝泥金面。
龙函捧献明光宫,赐之彩币兼华宴。
来往星驰驿骑劳,低锡才人最恩眷。
吴门巧作素白良,欺霜妒月凝辉光。
图山写石各工意,八分草圣争誇长。
后有文翰林,前有祝京兆。
二老相持称墨妙,文翁二子颇克绍。
迩来幼海周山人,太仓王郎贤缙绅。
操觚往往宗晋法,挥洒不与庸流邻。
君不见六月城西古寺中,凉风到处绿阴浓。
山僧笑指乘骢客,汗湿纱衣日几重。
拿舟出东城,秋高气应肃。
虽无龙山境,华林亦不俗。
双池水清白,于以濯缨足。
飞觞坐苔石,寒泉荐幽菊。
乃登梁朝塔,观海望天目。
诸贤快先步,嗟予苦蜷局。
不及终雅兴,徙倚阑干曲。
分题寄游胜,抛砖引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