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人挽歌三首·其二》
《代人挽歌三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日夕相过从,与君同里居。

嗣德秉清淑,结交情非疏。

君有越江行,音问良不虚。

一朝成永诀,风雨乃弃予。

寒风夕已厉,岁事将其除。

送君出门去,飘扬建丹旟。

恍恍若远行,何年归里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人以日常生活的场景为背景,讲述了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日夕相过从,与君同里居”描绘了两人日常相处的亲密情景,强调了他们作为邻居的密切关系。接着,“嗣德秉清淑,结交情非疏”赞扬了逝者品德高尚,与人交往真诚深厚,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逝者人格魅力的印象。

“君有越江行,音问良不虚”一句,暗示了逝者曾有过离乡远行的经历,但通过“音问良不虚”表达了对逝者消息的期待和关注,并未因距离而疏远情感。然而,“一朝成永诀,风雨乃弃予”揭示了悲剧性的结局,逝者最终未能归来,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孤独。

接下来,“寒风夕已厉,岁事将其除”描绘了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自然景象,暗喻着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同时也增添了哀伤的氛围。最后,“送君出门去,飘扬建丹旟。恍恍若远行,何年归里闾”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与迷茫,以及对逝者何时能再次回到故乡的期盼,将哀思推向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中秋三日鸳湖咏月

结伴寻幽过水西,娟娟纤月印清溪。

空中楼阁微茫见,望里湖山远近迷。

光漏一痕涵皓兔,影摇千顷挂丹霓。

秋宵佳色今伊始,莫惜频频玉碗携。

(0)

竹枝词.当湖十首·其五东田社鼓

夫插新秧妇踏车,秋收一半入官家。

村村鼓社东田晚,篱脚开残野菊花。

(0)

月堂夜坐

绝磴出云危,虚堂向晚披。

竹开留客径,树剪碍山枝。

海月当窗倚,湖帆俯镜窥。

投簪属清旷,永夜不知疲。

(0)

素扇行

蜀王府中制奇扇,镂边饰宝泥金面。

龙函捧献明光宫,赐之彩币兼华宴。

来往星驰驿骑劳,低锡才人最恩眷。

吴门巧作素白良,欺霜妒月凝辉光。

图山写石各工意,八分草圣争誇长。

后有文翰林,前有祝京兆。

二老相持称墨妙,文翁二子颇克绍。

迩来幼海周山人,太仓王郎贤缙绅。

操觚往往宗晋法,挥洒不与庸流邻。

君不见六月城西古寺中,凉风到处绿阴浓。

山僧笑指乘骢客,汗湿纱衣日几重。

(0)

寄友

避乱依城郭,呼童学治园。

竹深群雀下,波静一鱼翻。

壮志依弹剑,衰容且负暄。

汲泉烹石茗,拂席待高轩。

(0)

甲辰九日东塔登高得玉字

拿舟出东城,秋高气应肃。

虽无龙山境,华林亦不俗。

双池水清白,于以濯缨足。

飞觞坐苔石,寒泉荐幽菊。

乃登梁朝塔,观海望天目。

诸贤快先步,嗟予苦蜷局。

不及终雅兴,徙倚阑干曲。

分题寄游胜,抛砖引群玉。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