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金门侍,晨参玉佩声。
解缨青琐闼,束载锦官城。
日与长安远,春随上苑生。
执鞭非所好,独抱恋轩情。
忆昨金门侍,晨参玉佩声。
解缨青琐闼,束载锦官城。
日与长安远,春随上苑生。
执鞭非所好,独抱恋轩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长安城外的生活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示了古人对于权力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忆昨金门侍,晨参玉佩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记忆和向往,其中“金门”指的是皇宫的大门,“玉佩”则象征着官职的高贵,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权力中心的亲近感。
"解缨青琐闼,束载锦官城。"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宫廷,前往任职之地的情景。“解缨”意味着脱离了宫廷的羁绊,“束载”则表明诗人带着贵重的物品和荣耀前行。
"日与长安远,春随上苑生。"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时间流逝和季节变化带来的感慨。“长安”是古都之名,这里代表着诗人的出发点,“上苑”则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自然景观,春天在那里生机勃勃。
"执鞭非所好,独抱恋轩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马鞭(执鞭)这一权力象征的不那么热衷,而是更倾向于保留和怀念那些与荣耀相关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勾勒出一位官员在仕途上的经历,以及他们对于权力、美好生活和家乡的复杂情感。
随牒到官舍,王程行自催。
暖烟沾碧柳,春雨熟黄梅。
五渡峡中过,三江天际来。
沧波通灏溔,炎峤郁崔嵬。
关重秦时戍,楼平汉日台。
幕中迎印绶,署里扫莓苔。
海市珠为寺,山醪玉作垒。
歌残花袅娜,客散月徘徊。
赵尉称藩地,陈琳记室才。
粤吟归有日,北望兴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