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杂咏·其五》
《春日杂咏·其五》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忆昨金门侍,晨参玉佩声。

解缨青琐闼,束载锦官城。

日与长安远,春随上苑生。

执鞭非所好,独抱恋轩情。

(0)
翻译
回忆起昨日在金门侍奉的日子,清晨听到玉佩清脆的声音。
解开官帽在青琐宫门,满载着锦绣繁华离开锦官城。
每日离长安越来越远,春天却随着皇家园林的生长而到来。
手持马鞭并非我所愿,只有对宫殿的感情难以割舍。
注释
忆昨:回忆过去。
金门:古代宫门名。
侍:侍奉。
晨参:清晨朝见。
玉佩声:玉佩相碰的清音。
解缨:解下官帽。
青琐闼:宫门。
束载:装载。
锦官城:成都别称,以织锦业著名。
长安:古都长安。
上苑:皇家园林。
生:生长。
执鞭:手持马鞭。
非所好:不是我的喜好。
独抱:独自怀有。
恋轩情:对宫殿的眷恋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长安城外的生活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示了古人对于权力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忆昨金门侍,晨参玉佩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记忆和向往,其中“金门”指的是皇宫的大门,“玉佩”则象征着官职的高贵,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权力中心的亲近感。

"解缨青琐闼,束载锦官城。"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宫廷,前往任职之地的情景。“解缨”意味着脱离了宫廷的羁绊,“束载”则表明诗人带着贵重的物品和荣耀前行。

"日与长安远,春随上苑生。"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时间流逝和季节变化带来的感慨。“长安”是古都之名,这里代表着诗人的出发点,“上苑”则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自然景观,春天在那里生机勃勃。

"执鞭非所好,独抱恋轩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马鞭(执鞭)这一权力象征的不那么热衷,而是更倾向于保留和怀念那些与荣耀相关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勾勒出一位官员在仕途上的经历,以及他们对于权力、美好生活和家乡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送江明府应吾谪庐州幕三首·其一

射策金门绾印行,湟川文水见才名。

莫言趋府腰仍折,犹有庐江小吏迎。

(0)

夏日斋居得雨和黄君庆

郊禋盛典肃群工,握管多传法署中。

五月旱荒劳诏旨,万方雷雨过斋宫。

当窗杏叶添新绿,傍砌葵花放小红。

何限甘泉供奉客,赋成谁敢似扬雄。

(0)

送陈以清赴岭南藩幕

随牒到官舍,王程行自催。

暖烟沾碧柳,春雨熟黄梅。

五渡峡中过,三江天际来。

沧波通灏溔,炎峤郁崔嵬。

关重秦时戍,楼平汉日台。

幕中迎印绶,署里扫莓苔。

海市珠为寺,山醪玉作垒。

歌残花袅娜,客散月徘徊。

赵尉称藩地,陈琳记室才。

粤吟归有日,北望兴悠哉。

(0)

酬沈仲举同张汝中胡烈卿张诚甫过饮

群才翩矣集,二仲醉何妨。

蒋诩开荒径,彭宣到后堂。

名高金马署,心远白云乡。

漫道京台乐,燕歌听尔长。

(0)

寄永宁伦明府

风流为政地,闻道桁杨闲。

舟泛琴亭水,楼看玉笥山。

书劳驰凤阙,入奏待鹓班。

仗内双飞舄,仙郎几日还。

(0)

送毛受伯兼寄其舅氏屠田叔

承家书已授,似舅业如何。

宅相皆双戟,门风自五紽。

惊秋朋好散,送远路岐多。

为约陂中客,沧洲访薜萝。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