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中书事》
《吴中书事》全文
唐 / 杨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shūshì
táng / yángchéng

shíwànrénjiātiānqiàndōngguǎnxiántáixièmǎnchūnfēng
míngguīfànshàng

guó西shīxiàozhōng
xiāngjìngshēnglánxiǎoxiǎnglángshēnyìngyuèhuákōng

zūnqiánduōxiádàn怀huáijìnchóuyínshuítóng

翻译
十万户人家聚居在天堑东边,音乐楼台沐浴在春风之中。
范蠡功成名就后泛舟五湖,而国破家亡只因西施一笑。
香气四溢的小径生长着细小的兰花,回荡的走廊深处映照着空寂的月光。
酒杯前闲暇时光,只能怀念过往,整日忧郁低吟,却无人能共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哀愁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过往繁华时期的怀念之情。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其中“十万人家”指的是一个人口众多、生活繁华的地方;“天堑东”则是对这座城堡或城市位置的一种描述,可能是一个开阔的视角;“管弦台榭满春风”则更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悠扬的琴声和充满生机的景象。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哀愁的情感。诗人提到“名归范蠡”,可能是在说自己或某位英雄人物的名声已经远扬,而“五湖上”则是指一个宽阔的地方,可能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天地;“国破西施一笑中”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面对国家沦丧而不动声色的豁达心态,“西施”这里可能是一位美女的代称,用来比喻那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美好的景象。其中“香径自生兰叶小”描写了花园中的小径上自然生长着兰草,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响廊深映月华空”则是说在一座深邃的走廊中,月光透过窗棂投射下来的影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在“尊前”即是坐在高位之上,时间宽裕而悠闲,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思念;“尽日愁吟谁与同”则是在表达诗人整天都在沉浸于这种怀旧的情绪中,寻找能够理解他这份情感的人。

作者介绍

杨乘
朝代:唐

杨乘,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祖遗直,客于苏州,父杨发遂家于苏州。有俊才,宣宗大中元年(847)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杨乘与父杨发、叔杨收、杨假、杨严皆以文学登第,时号“修行杨家”。杨乘尤擅长歌诗。《全唐诗》录存其《甲子岁书事》等五首诗。张为《诗人主客图》特标举其会昌四年(844)讨刘稹时所赋《甲子岁书事》诗,并列其为“广大教化主”之上入室者。
猜你喜欢

题司马才叔诗后

司马才名世所贤,银钩珠唾尚依然。

尘埃试看蛛丝壁,倒指于今六十年。

(0)

凤鸣洞祈雨三绝·其二

洞口流泉清彻骨,崖头瀑布冷侵人。

隔凡不许纤尘入,谁识中潜纵壑鳞。

(0)

闻方孚若寺丞讣二首·其二

忆昨家君出帅时,惟公英气少人知。

要除五事心常在,费尽千言气不卑。

渺渺淮波纷棹楫,晶晶霜日照旌旗。

论功未尽还知否,应有名贤为立碑。

(0)

何道两山

两山青不尽,吾眼未曾经。

问法维摩室,留名处士星。

地深藏白雾,天远纳苍冥。

我亦倦游者,何时结草亭。

(0)

归雁亭逢所知

归雁亭前别,于今又五年。

水深涵落日,春晚尚馀妍。

把酒听吴曲,浮家入楚天。

秋风递消息,为问有书传。

(0)

群牛浴小港

群牛见水身半湿,水浅泥深踝全入。

摇头摆尾缓缓游,群牛相呼卒未休。

牧童在旁短鞭指,童既无言牛渐迩。

人牛两忘日自长,水茫茫兮禾苍苍。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