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十三》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十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宝洲多美色,可以倾人国。

维有僧伽罗,庶几祛此惑。

大海何茫茫,谁执天马鬣。

骧腾云路中,回顾即淹没。

妖媚岂不工,降心吾有诀。

哀哉五百人,湎淟终难脱。

延祸及宫庭,贵贱同湮没。

悠悠古自今,内外须明哲。

(0)
鉴赏

这首诗以《大唐西域记》为背景,通过宝洲、僧伽罗、大海、天马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人性中欲望与诱惑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德修养和明智选择的呼唤。

首句“宝洲多美色,可以倾人国”,以“宝洲”象征着充满诱惑的世界,美色比喻为吸引人的事物,暗示了人们容易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甚至导致国家或个人的覆灭。接着,“维有僧伽罗,庶几祛此惑”,提到僧伽罗(可能指佛教中的佛陀或僧侣),作为智慧的象征,能够帮助人们摆脱诱惑,寻得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大海何茫茫,谁执天马鬣”,以大海的广阔无垠和天马的神秘力量,隐喻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而如何驾驭自己的命运,需要智慧与勇气。接下来,“骧腾云路中,回顾即淹没”,描述了人在追求目标时,可能会迷失方向,只有回头审视,才能避免陷入困境。

“妖媚岂不工,降心吾有诀”,指出即使妖媚之人手段高明,但只要内心坚定,就能抵御诱惑。这里强调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最后,“哀哉五百人,湎淟终难脱”,通过讲述五百人的故事,警示人们沉迷于诱惑难以自拔的悲剧结局。同时,“延祸及宫庭,贵贱同湮没”,进一步扩大了这一警示的意义,无论地位高低,都可能因诱惑而遭受灾难。

“悠悠古自今,内外须明哲”,总结了历史的教训,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时,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需要明智地做出选择,以免陷入不幸的境地。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传达了深刻的道德哲学思想,鼓励读者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自制。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句·其八

乞取蜀江春。

(0)

别闽中许秀才

临岐长叹息,此叹意深微。

浮世年年别,初心事事违。

扪参蜀道远,犯斗海槎归。

故国有馀乐,黄鸡秋正肥。

(0)

天马歌赠朱廷玉

贰师城中天马驹,眼光掣电汗流朱。

将军出塞万里馀,得此龙种来执徐。

朝踏幽燕暮荆吴,历块一蹶傍人呼。

向来价重千金壶,一朝不直半束刍,千马万马肥如猪。

(0)

苏时中惠茶

三年泮宫苦幽独,中有宜人惟睡足。

虫鱼注罢直庐静,午枕鸣雷撼窗屋。

故人苏子半幅书,饷我闽溪一包玉。

亲题更屈调弦手,远寄来浇饭蔬腹。

故应疑我梦得官,谁信吾衰已无复。

空令半夜忍饥吟,搜到池塘春草绿。

(0)

友人还乡有感

饥乌哑哑枝上啼,秋风萧萧吹客衣。

儒冠误身不得归,女痴妻寒病乳老。

归来聚首贫亦好,我固知之归不早。

束书十载游长安,一官远谢医卜贤。

托生长镵直可怜,今君别我还故里。

想见亲朋问所以,为言憔悴京尘里。

(0)

别句永叔

巴江滟滟巴山空,十里五里蕉花红。

少年锐意立功业,破烟一棹轻如风。

却思三岁相欢聚,说剑论诗轻李杜。

平生不作女儿悲,今日为君重回顾。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