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壁开西麓,金宫隐上方。
云霞横鸟道,日月焕龙章。
桂殿丹青古,松门草木苍。
潭空窥鸟影,夜静识天香。
梦里观生妄,閒中历劫长。
千山孤磬雨,一径落梅霜。
无复悲生事,莫如礼法王。
谛闻龙象喻,初地入清凉。
翠壁开西麓,金宫隐上方。
云霞横鸟道,日月焕龙章。
桂殿丹青古,松门草木苍。
潭空窥鸟影,夜静识天香。
梦里观生妄,閒中历劫长。
千山孤磬雨,一径落梅霜。
无复悲生事,莫如礼法王。
谛闻龙象喻,初地入清凉。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林鸿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宗教之深邃巧妙结合。
首联“翠壁开西麓,金宫隐上方”,开篇即以“翠壁”、“金宫”勾勒出西山寺的雄伟与庄严,翠绿的山壁与金色的殿堂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颔联“云霞横鸟道,日月焕龙章”,进一步描绘了西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观。云霞横贯于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之上,日月的光辉在龙纹图案上熠熠生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
颈联“桂殿丹青古,松门草木苍”,转而聚焦于寺内的建筑与环境。古老的桂殿与丹青相映成趣,松门之外,草木苍翠,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活力。
尾联“潭空窥鸟影,夜静识天香”,通过潭水的清澈与夜晚的宁静,展现了西山寺的清幽与神秘。鸟儿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夜色中的香气仿佛能触及天际,增添了诗的意境。
接下来的“梦里观生妄,闲中历劫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妄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在梦与现实之间,在忙碌与闲暇之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而真正的智慧在于洞察生命的真实意义。
“千山孤磬雨,一径落梅霜”,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间的景象,孤零零的磬声在群山之间回荡,落梅的花瓣随霜而下,增添了几分凄美与孤独感。
最后,“无复悲生事,莫如礼法王。谛闻龙象喻,初地入清凉”,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与追求。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合后,他意识到唯有遵循佛法,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通过聆听佛法的教诲,如同龙象般的大德言传身教,最终能够达到心灵的清凉与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西山寺及其周围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双重感悟,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颍川水。
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
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
竹萌粉饵相发挥,芥姜作辛和味宜。
公庭退食饱下箸,杞菊避席遗萍齑。
雁门天花不复忆,况乃桑鹅与楮鸡。
小人藜羹亦易足,嘉蔬遣饷荷眷私。
吾闻石耳之生常在苍崖之绝壁,苔衣石腴风日炙。
扪萝挽葛采万仞,仄足委骨豺虎宅。
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
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鲑菜烦嘉禾。
愿公不复甘此鼎,免使射利登嵯峨。
高人住宝坊,重客款斋房。
市声犹在耳,静虚生白光。
幽子遗淡墨,窗间见潇湘。
蒹葭落凫雁,秋色媚横塘。
博山沈水烟,淡与人意长。
自携鹰爪芽,来试鱼眼汤。
寒浴得温湢,体净意凯康。
盘餐取近市,厌饫谢膻羊。
裂饼羞豚脍,包鱼芰荷香。
平生所怀人,忽言共榻床。
常恐风雨散,千里郁相望。
斯游岂易得,渊对妙濠梁。
雅雅王稚川,易亲复难忘。
晏子与人交,风义盛激昂。
两公盛才力,宫锦丽文章。
鄙夫得秀句,成诵更怀藏。
君勿嘲广文,冱寒被絺葛。
君勿嘲广文,穷年饭粢粝。
常恐俎豆予,与世充肴核。
凡木不愿材,大折小枝泄。
栎依曲辕社,聊用神其拙。
吾家本江南,一丘藏曲折。
濒溪荫苍筤,萧洒可散发。
既无使鬼钱,又无封侯骨。
薄禄庇閒曹,且免受逼卒。
为此懒出门,徒弊怀中谒。
直斋宾客退,风物供落笔。
诗成著床头,不知今几束。
君何向予勤,见诗叹埋没。
嗣宗须酒浇,未信胸怀阔。
自状一片心,碧潭浸寒月。
令德感来教,为君赋车辖。
君思扬雄吒,何似张仪舌。
此意恐太狂,愿为引绳墨。
正使此道非,改过从今日。
报章望琼琚,勿使音尘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