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松根得,名因象物彰。
为医君可信,除疾我偏良。
济众应藏用,捐躯必自强。
无劳问踪迹,名字在仙方。
本自松根得,名因象物彰。
为医君可信,除疾我偏良。
济众应藏用,捐躯必自强。
无劳问踪迹,名字在仙方。
这首诗名为《拟洛下分题.茯苓人》,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诗中以茯苓这一植物为引,表达了对茯苓药效的信任和推崇。首句“本自松根得”暗示茯苓生于松根,自然纯净;“名因象物彰”则强调其名称源于其外形特征,易于识别。接下来,“为医君可信,除疾我偏良”直接肯定了茯苓作为药材的疗效,认为它在治疗疾病方面尤其有效。
诗人进一步强调茯苓的无私奉献精神:“济众应藏用,捐躯必自强”,意思是茯苓的功效在于默默帮助众人,甘愿牺牲自己来解除病痛。最后两句“无劳问踪迹,名字在仙方”,表达了无需过多关注茯苓的生长过程,它的价值已在医药经典中得到认可。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义深远,通过茯苓的形象,展现了中药文化的智慧与美德。
避寇人民半入城,淮流呜咽亦含情。
捐金募士擒生合,仗剑临戎杀气横。
天上风云应是阵,山阳草木转皆兵。
两河从此无烽火,何必燕然始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