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煖室无冬,漏长人不寐。
阳回梅欲绽,香灺烟生翠。
诗书味道腴,饥溺切忧思。
况复淮扬地,连岁际灾异。
当此栗烈时,廑念安能置。
未回蔀屋春,空洒宣席泪。
裁诗忆往年,兰膏结金穗。
焰煖室无冬,漏长人不寐。
阳回梅欲绽,香灺烟生翠。
诗书味道腴,饥溺切忧思。
况复淮扬地,连岁际灾异。
当此栗烈时,廑念安能置。
未回蔀屋春,空洒宣席泪。
裁诗忆往年,兰膏结金穗。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忧虑。首联“焰煖室无冬,漏长人不寐”以温暖的炉火反衬冬夜的寒冷,暗示诗人难以入眠,内心充满思绪。接着“阳回梅欲绽,香灺烟生翠”描绘了冬日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诗书味道腴,饥溺切忧思”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接下来“况复淮扬地,连岁际灾异”点明了诗人的担忧所在——淮扬地区连续多年的灾荒。在“当此栗烈时,廑念安能置”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灾民的深切同情和无法置身事外的焦虑。
最后,“未回蔀屋春,空洒宣席泪”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即使春天即将来临,但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诗人只能徒然流泪。而“裁诗忆往年,兰膏结金穗”则表明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回忆过往,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