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斗答虚籁,和寡嗤笑多。
得时朱离淫,苟合终不和。
悠然得遗响,如得金叵罗。
还汝金叵罗,听我铜斗歌。
拊斗答虚籁,和寡嗤笑多。
得时朱离淫,苟合终不和。
悠然得遗响,如得金叵罗。
还汝金叵罗,听我铜斗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续东野铜斗歌送平江张都承(其一)》中的片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独特见解。
“拊斗答虚籁,和寡嗤笑多。”这两句以“拊斗”(拍打铜斗)与“虚籁”(空洞的声音)相对比,暗示了在纷扰的世间,真正的声音往往被忽视,而那些附和、迎合的声音却显得多余。这里的“和寡”与“嗤笑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上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现象的讽刺。
“得时朱离淫,苟合终不和。”“朱离淫”可能是指某些人在特定时机追求名利,行为放纵,但这种表面的和谐终究无法持久,暗含了对功利主义和表面和谐的批判。
“悠然得遗响,如得金叵罗。”“遗响”指的是余音袅袅,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思考,如同珍贵的金叵罗(一种酒器),寓意着珍贵而难得的智慧和情感。
最后,“还汝金叵罗,听我铜斗歌。”诗人将金叵罗归还给对方,自己则唱起铜斗之歌,意味着他愿意分享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表明了他对真正价值的坚持,即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情感表达,而非外在的物质或表面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树染橙香,花燃榴火,曲池莲盖初张。
槐阴半亩,引起竹床凉。
门静闲花自落,小园中、无数新篁。
凭栏久,闲调鹦鹉,摘叶戏螗螂。
日长,真似岁,轻施冰簟,闲梦羲皇。
正孤蝉吟树,乳燕依梁。
且喜黄梅过也,建兰开箩岕茶香。
东斋晚,一壶村酒,新月上松窗。
秋光好,无柰锦帐香销,绣帏寒早。
钩帘人立西风,送书过雁,依然又到。
故乡杳,空把泪随江水,梦萦池草。
何时赋得归来,倚松对柳,开尊醉倒。
衰鬓不堪临镜,镜中愁见,蓬飞丝绕。
门外远山青青,长带斜照。石泉涧月,辜负夜猿啸。
伤心处,枫凋露渚,荷枯烟沼,燕去玄蝉老。
满天细雨鸣羁鸟,花蔓当檐袅。
庭院静,遥闻清砧声捣。拥衾背壁,一灯红小。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
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
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
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
古来篆籀今已讹,何况隶草讹愈多。
吾书岂必论工致,诚悬有言当默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