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法界才庵主·其一》
《与法界才庵主·其一》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不动茎茅法界庵,庵中无物不同参。

一条白棒胡床角,穿却从前五十三。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禅宗诗人释慧空所作,名为《与法界才庵主(其一)》。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禅师在庵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

首句“不动茎茅法界庵”,生动地描绘了庵舍的环境,茎茅为庵舍的材料,不动则暗示庵内环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法界庵则点明此地是修行者悟道的所在。庵中无物不同参,意味着庵内的一切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禅理,每一件物品都能成为修行的媒介,引导人们深入思考宇宙真理。

接着,“一条白棒胡床角”一句,通过具体的事物——白棒和胡床,进一步展现了禅师的生活方式。白棒可能象征着禅师的法器或修行工具,胡床则是禅师坐禅时所用的家具。这两件物品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邃的禅意,提示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修行的契机。

最后,“穿却从前五十三”一句,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禅师对过往岁月的超越。这里的“穿却”可以理解为穿透、超越之意,意味着禅师已经超越了过去五十三年的修行历程,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一句不仅展示了禅师的修行成果,也体现了佛教中超越时间和世俗观念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庵舍环境、日常用品以及禅师精神境界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内在世界和超越世俗的智慧。释慧空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传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宇宙真理,实现心灵的净化与超越。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如梦令

墙角黄葵都谢。开到玉簪花也。

老子恰知秋,风露一庭清夜。潇洒。潇洒。

高卧碧纱窗下。

(0)

减字木兰花.有怀泺源胜概楼旧游

江山胜概。天与飞楼供眼界。上得楼头。

销尽人间万古愁。十年京国。两鬓黄尘归未得。

卷地泉声。辜负凭阑带月听。

(0)

临江仙.芙蓉

见说瑶池池上路,雪香花气葱茏。

一双依约玉芙蓉。烟波孤梦断,风月两心同。

千古情缘何日了,此生何处相逢。

不堪回首怨西风。残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

(0)

沁园春

万里长风,一夕吹君,飞来自南。

想江东渭北,同惊过雁,升高望远,几度停骖。

蓦地相看,茫然皓首,依旧华峰碧玉簪。

风雷起,放连宵痛饮,拥席高谈。君才何地非堪。

从此看、恩麻彩凤衔。

但平生出处,于心已卜,古人事业,着力须贪。

有道如斯,区区更问,紫绶朱衣青布衫。

今秋菊,也为君开早,香满均庵。

(0)

好事近.赠吹箫赵生

行乐酒尊前,全减向来时节。

今日玉箫声里,卷露荷金叶。

醉中如在凤凰台,风境更清绝。

扶起满身花影,步溪桥明月。

(0)

乌夜啼.闲适

日长谁伴中庵。太初岩。静扫闲庭,独自看晴岚。

岚翠滴。云影湿。雨声酣。欲借昌黎老笔,赋终南。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