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天宁寺浮图送高正父南归得霜字》
《登天宁寺浮图送高正父南归得霜字》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天豁西郊半大荒,高秋云日散微茫。

三千界涌招提色,四十门开舍利光。

易水荒台传市骏,罗浮归路问骑羊。

孤航拂曙河桥别,月满长堤万树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天宁寺浮图时所见之景,以及对友人南归的深情送别。首句“天豁西郊半大荒”,以开阔的视野展现了辽远的西郊景象,给人一种苍茫壮阔之感。接着,“高秋云日散微茫”则细腻地描绘了秋季的云日景象,云雾缭绕,日光微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三千界涌招提色,四十门开舍利光”两句,运用了佛教元素,将天宁寺的庄严与神圣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三千界象征着广阔的宇宙,招提色指的是寺庙的色彩,四十门则可能暗指寺院的规模宏大。舍利光则是对佛祖遗物的尊崇,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宗教意义。

“易水荒台传市骏,罗浮归路问骑羊”这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易水荒台与市骏,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燕国的易水边,传说荆轲在此送别太子丹,市骏则可能暗指古代的骏马市场。罗浮归路问骑羊,则与古代神话中的仙人骑羊有关,暗示了友人南归之路的神秘与超凡脱俗。

最后,“孤航拂曙河桥别,月满长堤万树霜”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凄美与哀愁。孤舟在晨曦中缓缓前行,与友人告别于河桥之上,月光洒满长堤,万树披霜,营造了一种离别的寂寥与凄清气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吕祖殿联

教孝教忠,何殊十七世士夫,显示化身扶正道;

为溪为谷,直把五千言文字,参同妙契指迷津。

(0)

湖广会馆联

江山万里横天下;杞梓千章贡上都。

(0)

北京永庆寺僧室联

石压笋斜出;岩垂花倒开。

(0)

轮灯

耀灵西颓望舒吐,地涌圆机烛阴舞。

滚尘步步生夜光,照乘辚辚轧琼宇。

初惊丰隆呼阿香,火轮旋爇天中央。

更讶地灵戏击鞠,赤毬蹴起扶桑谷。

规里星桥闪不停,寰中银瓮流何速。

蹋灯壮士誇身手,腾掷纵横无不有。

离朱瞬目幻人眩,捷若宜丸鬼戴斗。

列炬疑看圜陈收,横箫欲挈璿玑走。

訇填钲鼓闹儿童,争沓窗扉坠钗钮。

羿仁先生户独扃,观书夜静挑残灯。

愿分馀光出邻壁,屡候鹑火观春星。

君看灯市喧华毂,官课山棚遍穷屋。

安淂金支百丈轮,辘轳四照流亡烛。

(0)

谶·其四

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侄孙脚下行。

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

(0)

示洞山偈

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

白云终日依,青山都不知。

欲知此中意,寸步不相离。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