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闻周召制鹰扬,拜将登坛重启行。
兵柄谁侵天策府,元戎直拟虎贲郎。
若为善驭临淮部,可有专征赵郡王。
多难岂容矜意气,累朝旧制未应忘。
宁闻周召制鹰扬,拜将登坛重启行。
兵柄谁侵天策府,元戎直拟虎贲郎。
若为善驭临淮部,可有专征赵郡王。
多难岂容矜意气,累朝旧制未应忘。
这首诗名为《感事》,作者是清代诗人吴观礼。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军事制度和将领选拔的深思。首句“宁闻周召制鹰扬”暗指古代贤臣如周公、召公制定军事策略,强调了对良将的期待;“拜将登坛重启行”描绘了将领受命出征的庄重场景。
接下来,“兵柄谁侵天策府”表达了对权力是否被滥用的忧虑,天策府象征着朝廷的重要决策机构。“元戎直拟虎贲郎”则赞誉那些英勇善战的将领,如虎贲郎官,暗示希望有能者担当重任。
“若为善驭临淮部”进一步强调将领的领导才能,临淮部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军事区域,要求将领能够妥善管理。“可有专征赵郡王”则期望出现一位像赵郡王那样能独当一面的将领。
最后两句“多难岂容矜意气,累朝旧制未应忘”告诫在国家面临困难时,不应仅凭个人意气行事,而应遵循历代以来的制度和经验。整首诗寓含了对国家军事管理和将领选拔的严谨态度,以及对历史传统的尊重。
羽盖霓旌满空簇。
暗合朝元真数目。
逍遥自在乐真欢,何须一派喧丝竹。
洞仙歌雅曲。
佩环时响清韵玉。
做奢华、琼浆玉醴,不让金杯绿。
宴罢高真重赐禄。
从此灵明无盖覆。
回嗟尘世谩饕外,皆将根本成波漉。
不知昏性烛。
盖因那边光景熟。
怎超升、复投幽暗,划地遭凌辱。
都城吾辈,办道休生退。
百行勿相违,常体三光不昧。
天玄地妙,真慧撮灵明,亲益友,论长生,此理应无赛。
太平逸乐,亘古真无坏。
一粒化生珠,两道光明作对。
人天法界,随处*心香,超造化,越娑婆,稳赴
俯视沧溟,屏山掩映,万重松桧森然。
金波滚滚,云锁翠峰巅。
书对清光浩渺,更阑显月印新鲜。
圆明聚,红霞影里,捧出洞中仙。
无初真面目,如今了了,高卧云轩。
为丹炉无漏,颐养三千。
圣祖垂光下降,诸天举、婴子朝元。
功成也,金书紫诏,常在玉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