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题二首·其一》
《杂题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寒雨萧萧桐叶惊,浪浪还作夜阶声。

西风忽起幽人觉,枕簟凉时向五更。

(0)
注释
寒雨:秋雨。
萧萧:形容雨声凄凉。
桐叶:梧桐树叶。
浪浪:形容雨声连续不断。
夜阶声:夜晚台阶上的声音。
西风:秋风。
幽人:孤独的人。
枕簟:竹席或草席。
五更:古代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是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翻译
秋雨瑟瑟,打在梧桐叶上,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夜晚台阶上的阵阵回音。
忽然一阵西风吹过,让孤独的人从梦中惊醒,这时,枕席已感到凉意,时值深夜五更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雨夜的静谧景象。"寒雨萧萧桐叶惊"表达了一种自然界的动态美,雨打在桐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人以惊鸿一瞥之感。"浪浪还作夜阶声"则是将雨声比喻为流水之声,渲染出一种连绵不断的节奏。

"西风忽起幽人觉"中,西风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更像是一种唤醒沉睡者的心灵力量。"幽人"暗示了一种隐逸或孤独的情怀,而"忽起"则增添了一种突发性和强烈性。

"枕簟凉时向五更"则是诗人的内心体验,他躺在床上,感受着枕边的清凉和夜的深沉。"五更"指的是夜晚最深静的时候,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和夜的漫长。

整首诗通过对雨声、风起、夜晚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寒冷雨夜中的孤独与寂寞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自得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秋尽从文山归过开化禅院

苇白吹花上竹林,霜澄湖水夜寒深。

乱山遥看孤帆去,野寺间携短策寻。

农歉稻香伤夏潦,僧愆茶话赏秋阴。

不烦俯仰论陈迹,繄记风光恰在心。

(0)

飞来峰

谁将万柄青夫容,横空倒插成此峰。

性情自出依傍外,气势尚在回翔中。

孤根一削不盈尺,危乎殆矣逾玲珑。

旁有巨穴幽且怪,以火来照天光通。

苔纹迸裂石乳腻,蝙蝠侧翅惊盘空。

松杉千尺覆其上,长根乱走如蛟龙。

野亭一角就平衍,山光下射青濛濛。

群流趋涧众响激,魂魄凄慄天无风。

冷泉判事有苏老,风流照耀谁能同。

我来但得遂佳赏,归将眼福夸邻翁。

问尔几年辞印度,飞来傥有神灵护。

冥冥雷雨满秋山,万石腾空待飞去。

(0)

花田

水苗初秀雨余天,极目苍茫起暮烟。

一水绿环孤塔外,数峰青到夕阳边。

风尘未厌弹长铗,行李何妨笑半肩。

谁识苦吟江上客,棹歌声里过花田。

(0)

赠李次青司马用吴子序编修韵·其二

当年台榭总邱墟,今古茫茫一慨予。

吴楚山河残照外,英贤姓字断碑余。

故乡戎马无消息,大壑云龙待展舒。

赢得须眉画麟阁,书生择术未全疏。

(0)

自灌县勘都江堰还成都道中书所见

去日谷栖田,来时草履屋。

岁功已告成,农事应休沐。

侵晨度陌阡,翻犁听叱犊。

偶问田间人,胡为日驰逐。

答言霜降逾,播谷兼种菽。

天时不可留,人工应求速。

逸居虽足思,妻子安所畜。

吾侪终岁劳,有秋便云福。

我闻语未终,私心如转轴。

力穑如此勤,犹恐缺饘粥。

念彼城市民,坐饱太仓粟。

彼虽前生缘,酖毒已暗伏。

试看转瞬间,饥饿满沟渎。

(0)

游兰亭有感

旧日兰订不可寻,频教胜会忆山阴。

空留一纸昭陵帖,孰嗣千秋典午音。

殇短彭长今昔感,风流云散盛衰心。

我来舅氏皆零落,凭吊荒烟泪满襟。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