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淡心目,乘兴聊跻攀。
颇识造物意,长容我辈閒。
横拖拄杖去,笑折梅花还。
彼哉钟鼎乐,不在山林间。
春光淡心目,乘兴聊跻攀。
颇识造物意,长容我辈閒。
横拖拄杖去,笑折梅花还。
彼哉钟鼎乐,不在山林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登山的景象和心境。"春光淡心目,乘兴聊跻攀"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微妙的光线中,心情舒畅地随兴而至,漫步于山间。"颇识造物意,长容我辈閒"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和万物生灵有一定的领悟与宽容。
"横拖拄杖去,笑折梅花还"表现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随手折取梅花的自在情怀。"彼哉钟鼎乐,不在山林间"则是对传统宫廷音乐的轻视,认为真正的自然之声远胜于人造的乐音,而这份和谐只能在大自然中寻获。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林与世俗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返璞归真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深层次的感悟。
春风淡淡,清昼永、落英千尺。
桃杏散平郊,晴蜂来往,妙香飘掷。
傍画桥、煮酒青帘,绿杨风外,数声长笛。
记去年、紫陌朱门,花下旧相识。
向宝帕、裁书凭燕翼。望翠阁、烟林似织。
闻道春衣犹未整,过禁烟寒食。
但记取、角枕情题,东窗休误,这些端的。
更莫待、青子绿阴春事寂。
出门道路多,纵横不可测。
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借问青松侧。
客曰今何往,答之游京国。
客乃指要路,而言行有益。
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
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
彼客别我去,独自踌躇立。
为见今古路,信乃无差忒。
今路足轮蹄,古路多荆棘。
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
欲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
又拟不出门,奈何饥寒逼。
哀哀此时路,悠悠苍天色。
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
古陌虽然远,且保无蹶失。
勉哉自勉哉,前去难云适。
不获见杨朱,万古凝愁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