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其一》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千花未分出梅馀,遣雪摧残计已疏。

卧闻点滴如秋雨,知是东风为扫除。

(0)
翻译
百花还未完全从冬天的梅花中显现出来,就已经计划着让春雪来摧毁它们,这个计划似乎已经落空。
我躺在床上,听到窗外滴滴答答的声音像秋天的雨水,知道这是东风正在清扫冬日的残雪,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注释
千花:各种花朵。
未分:尚未分开。
出梅:梅花凋谢后。
遣雪:驱使春雪。
摧残:摧毁。
计已疏:计划落空。
卧闻:躺在床上听到。
点滴:滴滴答答的声音。
如秋雨:像秋天的雨点。
东风:春风。
为:为了。
扫除:清除。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雪后梅花与赏析心情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诗人通过对梅花未放、雪地残留及东风作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梅花的深切喜爱以及独特的情感寄托。

"千花未分出梅馀"中的“梅馀”指的是梅花初放时散发的香气,表明诗人对于尚未完全开放的梅花有着细腻的观察和期待。"遣雪摧残计已疏"则透露出雪中梅花受损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无常感到的一丝哀愍。

接着,"卧闻点滴如秋雨"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听到的雨声,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种感觉在冬日雪中尤为明显,因为梅花即将凋零,而诗人却无法阻止这一自然过程。

最后,"知是东风为扫除"则揭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认识与顺应。他明白,即便是温柔的东风,也具有清扫一切、让万物更新的力量。这里,东风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承载着诗人对于生命轮回和季节更迭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梅花深厚的情感,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界、时间流逝以及生命脆弱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次韵草堂二首

月荡秋光滴翠空,英英寒色万山同。
一年奇事惟今夕,雇我萎然卧病中。

(0)

步虎辱与予游最久其所为诗文仅窥一二未获搴

昔君游我里,诸老皆竞爽。
今逾三十年,百事一非往。
君今来京都,相对各槁项。
清灯话畴昔,未语意先惘。
橐中剩缃帙,挈来耀书榥。
栒虡列群编,金石振逸响。
又如春水阔,縠澜敷浩瀁。
绣鞶饫耳闻,锦囊惬心赏。
今夕亦何夕,尘塞为披敞。
吾衰亦久矣,欲勉不可强。
尚主诸老言,种收购卤莽。
雇我困朝饥,羡君富秋穰。
何日遂赋归,相从问陇{田亢}。
滞穗傥可拾,我亦歌击壤。

(0)

耕甫归书约信二字为别二首

水失其防,一决莫止。
人心惟危,殆亦若此。
曾子之守,传羽在是。
以约失之,盖亦鲜矣。

(0)

和会之二绝

爱景探春意已生,新诗新酿一时成。
遥知独酌微吟处,霜月应多别处明。

(0)

和六十叔二绝

半窗斜日带东篱,桂子团团已满枝。
朝露晚风并夜月,细看一一是君诗。

(0)

和杨兄五言二首

纳履终朝役,挑灯独夜思。
功名非我事,风月负君诗。
菽水谋多拙,山林计未迟。
江村梅正好,珍重岁寒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