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书案上慵料理,长物斋中悉屏除。
乍可假□□□甫,安能佞佛把随如。
虎皮晚岁羞争席,豹尾当年扈属车。
冬煖无冰村酒贱,肯来溪上共叉鱼。
乱书案上慵料理,长物斋中悉屏除。
乍可假□□□甫,安能佞佛把随如。
虎皮晚岁羞争席,豹尾当年扈属车。
冬煖无冰村酒贱,肯来溪上共叉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自在。开篇“乱书案上慵料理”表现了主人公面对堆积如山的书籍,既没有整理的欲望,也无需急于处理,只是随意地摆弄着。这一幕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世俗羁绊的情怀。
紧接着“长物斋中悉屏除”则表明主人公在自己的清净之所,已经将一切尘世的繁华与杂念统统排除,只留下心中的宁静与纯粹。这里的“长物”指的是那些不必要的、可能带来干扰的事物,“悉屏除”则是彻底地去除了这些东西。
第三句“乍可假□□□甫,安能佞佛把随如”,由于缺失了部分文字,难以准确解读。但可以推测,这里主人公可能是在表达对世俗的某种不满或者嘲讽,也许是对佛教的某种态度。
“虎皮晚岁羞争席,豹尾当年扈属车”则描绘了一种退隐后的生活状态。虎皮和豹尾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权力,但现在这些都已成为了过去,不再是主人公追求的目标。
最后两句“冬煖无冰村酒贱,肯来溪上共叉鱼”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冬天里没有冰冷,只有温暖;而村中的酒因不受欢迎而变得廉价,这里主人公邀请朋友到山间小溪去钓鱼,享受宁静与平和。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远离尘嚣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