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真州再和二首·其一》
《至真州再和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

论诗曾伴直,话旧已忘年。

北上难陪骥,东行且趁船。

离亭花映肉,醉眼鹭窥莲。

柂转三山没,风回五两偏。

荒祠过瓜步,古甃堕松巅。

闻道清香阁,新篘白玉泉。

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

小院檀槽闹,空庭桦烛烟。

公诗便堪唱,为付小婵娟。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至真州再和孟浩然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表达了苏轼对两位友人的怀念之情。王摩诘和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诗人,而苏轼自称为“老手”,显示出他与古人之间的精神联系。

“论诗曾伴直,话旧已忘年”则透露出作者与朋友们在一起讨论诗歌、回忆往事的情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的时光已经淡出了记忆。

接下来的几句:“北上难陪骥,东行且趁船。离亭花映肉,醉眼鹭窥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北方的旅途中难以找到伴侣,只能乘船东行;在离别的亭子里,鲜花盛开,甚至映照到了人的肌肤,而醉酒之眼看向天空,那些飞翔的鹭鸟仿佛在莲花间穿梭。

“柂转三山没,风回五两偏”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其中“柂转三山”可能指的是船只在连绵的三座山之间航行,而“风回五两偏”则形容了一种微妙而独特的风向和力度。

以下几句:“荒祠过瓜步,古甃堕松巅。闻道清香阁,新篘白玉泉。”继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其中“荒祠”可能是指废弃的庙宇,“瓜步”则是一种植物;“古甃堕松巅”则形容了一种历史悠久、树木参天的场景。而最后,诗人提到了一处闻名遐迩的清香阁和新挖掘出的白玉泉,这些都是自然界中令人向往的美好之地。

“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静坐等待明月升起的情景。这里,“莫教门掩夜”意味着不要急于关上大门,让夜色继续,而“坐待月流天”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享受和期待。

最后几句:“小院檀槽闹,空庭桦烛烟。公诗便堪唱,为付小婵娟。”展示了一个安静的小院中,檀木制成的槽木在轻微地响着声,而庭院中的桦树被烛光所笼罩。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而“公诗便堪唱,为付小婵娟”则表明了作者希望将自己的这首诗送给远方的小婵娟,传达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还透露出了他对于自然美景和人间真挚的情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墨竹

三径清风绝点尘,一枝潇洒倍宜人。

渭川千亩徒为尔,何似湘纨写更真。

(0)

咏月复元善

人心都望此时圆,偏是清辉隔暮烟。

安得刚风驾黄鹄,拨开浮霭见青天。

冰轮莹彻金樽里,宝镜高悬玉殿前。

老子陶陶便沉醉,任渠明日又明年。

(0)

寓徐州送友人还江南

古沛通南甸,州城接吕梁。

吴山烟树暗,淮海水云长。

草色侵衣绶,花香入酒觞。

扬舲日暮发,临别思茫茫。

(0)

春日留别

江上草离离,江头折柳枝。

那堪别君日,又是落花时。

飞蝶随行李,啼鹃恼梦思。

他时肯相过,应不负幽期。

(0)

夜雨

夜雨空窗外,时闻滴滴声。

羁人心万里,欹枕到天明。

(0)

挺挺新枝冒雪开,江南此种冠花魁。

天公有意怜幽独,特遣阳和到早梅。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