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别王长史》
《秋日别王长史》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biéwángchángshǐ
táng / wáng

biéqiānshēnēnzhòngbǎinián
zhèngbēi西hòugèngdòngběiliángpiān

lónghánshānguāngliǎnyān
zhōngzhīnánzàifèng怀huáishānrán

注释
别路:离别的道路。
馀:剩下。
深恩:深厚的恩情。
重百年:重如百年的时光。
西候日:指秋天的时节,古代以西为秋。
北梁篇:出自《楚辞·九辩》,代指离别或送别的诗篇。
野色:田野的景色。
笼:笼罩。
寒雾:寒冷的雾气。
山光:山间的光线。
敛:收敛, 消失。
终知:终究明白。
难再奉:难以再次侍奉或相见。
怀德:感念恩德。
潸然:流泪的样子。
翻译
离别的道路漫长千里,你的恩情重如百年时光。
正在悲伤西风之时,又勾起了北梁分别的诗篇。
野外的景色笼罩在寒冷的雾气中,山间的光线在暮烟中渐渐收敛。
终归知道难以再次侍奉你,感念你的恩德让我心中不禁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秋日别王长史》,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厚情谊和不舍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开篇两句即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馀”字在这里用得极为贴切,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友情之深。接着的“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则是说在秋天的黄昏时分,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触发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回忆,从而更添了一层感伤。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特有的萧瑟景象,自然界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形成了呼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力量。

最后,“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表达了对不易重逢之遇的无奈,以及对于友情深恩的珍视和感激。这里的“终知”二字,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离别无常的清醒认识,而“怀德自潸然”则是对深恩的珍惜与感动之情的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勃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的高超技巧,而且也展现了他对于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真挚的情怀。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

激石悬流雪满湾,九龙潜处野云闲。
欲行甘雨四天下,且隐澄潭一顷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晚日见东山。
垂髯傥遇穆王驾,阆苑周流应未还。

(0)

古离别(一作多情)

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
止竟多情何处好,少年长抱少年悲。

(0)

鹧鸪天·冷落人间昼掩门

冷落人间昼掩门。
泠泠残粉縠成纹。
几枝疏影溪边见,一拂清香马上闻。
冰作质,月为魂。
萧萧细雨入黄昏。
人间暂识东风信,梦绕江南云水村。

(0)

鹧鸪天·梦草池塘春意回

梦草池塘春意回。
巧传消息是寒梅。
北枝休羡南枝暖,凭仗东风次第开。
酥点萼,粉匀腮。
未攀已得好香来。
西邻且莫吹羌笛,留待行春把酒杯。

(0)

鹧鸪天·春入江梅破晚寒

春入江梅破晚寒。
冻枝惊鹊语声乾。
离愁满抱人谁问,病耳初闻心也宽。
风细细,露珊珊。
可堪驿使道漫漫。
斜梢待得人来後,簪向乌云仔细看。

(0)

鹧鸪天·春晓千门放钥匙

春晓千门放钥匙。
万官班从出祥曦。
九重彩浪浮龙盖,一点红云护赭衣。
车马过,打球归。
芳尘洒定不教飞。
钧天品动回銮曲,十里珠帘待日西。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