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泉由太洁,终不畜纤鳞。
到底清何益,含虚势自贫。
明玑难秘彩,美玉讵潜珍。
未及黄陂量,滔滔岂有津。
兹泉由太洁,终不畜纤鳞。
到底清何益,含虚势自贫。
明玑难秘彩,美玉讵潜珍。
未及黄陂量,滔滔岂有津。
兹泉水质清澈,如同太过的洁净,不会积存细小的污秽。即使泉水清澈到底,又有什么益处呢?只见其虚华无实,自视为贫穷。明亮如玉的珍珠难以隐藏其光彩,美丽的玉石又怎能埋藏而不显其价值。尚未及黄河之量广大,却已是滔滔不断,有何处可渡呢?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泉水的清澈与其蕴含的哲理。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即使有再清洁的泉水,如果不能发挥作用,也是一种虚幻的贫乏。在物质上,比如美玉珍珠,即便不显露也难以掩盖其价值;在自然界,如黄河之广大,即便是滔滔不断也有渡口可寻。诗中蕴含着对事物本质与价值的深刻思考。
客行旷登览,羁心展游陟。
裹粮度瑶岑,振衣寻石室。
源深洞屡迷,径险岩逾密。
重林散轻雾,绝壁映初日。
鸟鸣识节变,草绿知春及。
夭桃始发溪,猗兰渐盈泽。
采药遵灵丘,援萝入幽谷。
缅邈隐士居,想像仙人宅。
朝窥鸾鹤逝,夜听猩猿泣。
水镜含清晖,松门带暝色。
近涧虹文丹,远峰岚气黑。
云归影难留,泉飞响易急。
观奇道转远,探异情未毕。
候月弄澄鲜,餐霞羡高逸。
适己物自忘,达生赏无极。
终然得所遣,傥值同怀客。
九朝谟烈玉书藏,祖德宗功万祀昌。
汉代不须条故事,周家惟用考前王。
颁恩内省恩纶降,赐宴南宫广乐张。
就裹儒臣称最渥,特烦三锡下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