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峣鹫岭梵王城,秋气平分宝界清。
火宅久居心独苦,云林初识眼增明。
禅关已被猿参透,仙洞谁教鬼凿成。
惭负半生泉石约,暂来偷暇洗尘缨。
岧峣鹫岭梵王城,秋气平分宝界清。
火宅久居心独苦,云林初识眼增明。
禅关已被猿参透,仙洞谁教鬼凿成。
惭负半生泉石约,暂来偷暇洗尘缨。
这首元代诗人曹伯启的《游灵隐》描绘了灵隐寺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岧峣鹫岭梵王城”以峻峭的鹫岭比喻灵隐寺的地理位置,仿佛是佛界的神圣之城。"秋气平分宝界清"则写出秋季的清凉气息,使得整个寺庙显得更加清净神圣。
接下来,“火宅久居心独苦”暗指尘世生活的纷扰,诗人长久以来在世俗中奔波,内心感到疲惫。然而,在云林之中初次接触佛法,他的眼睛仿佛被洗涤,心境变得明亮。“禅关已被猿参透”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猿猴象征着智慧,暗示诗人对禅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仙洞谁教鬼凿成”进一步赞美寺庙的神秘与神圣,仿佛是鬼神之力所造,增添了神秘色彩。最后两句,“惭负半生泉石约,暂来偷暇洗尘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长期坚守隐逸生活的自责,以及这次游览带来的心灵洗涤,暂时放下尘世的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隐寺的景色和诗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对佛教禅意的追求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佳山陪四绝,名士出三齐。
芬馥生兰茝,荒芜去菉藜。
光华深北斗,气象到西奎。
静思如含露,挥毫若吐霓。
美求鲜鲤鲙,珍访辟尘犀。
出众青钱士,翻经白玉篦。
高张射雕手,稳步上天梯。
吾友由斯道,狂生不识蹊。
淮南书有作,商隐赋无题。
慷慨簪频击,吟哦手屡携。
寒厅帘帟浅,深夜笑言低。
慎莫嘲雕虎,从来学木鸡。
白头关塞走匆匆,曾玷山公启事中。
妙论微言思落日,荒山穷谷梦悲风。
八哀欲赋嗟无语,三径宜归恨未容。
却愿扫除西域去,预羞麟阁画边功。
故人风雪知何处,旅梦时时得旧游。
温麦周禾不我饱,秦云陇水使君愁。
刘琨数刻欢安在,何逊一筵笑则休。
赋就思玄尘易绝,诗成述祖泪难收。
曾窥汉简和戎策,尚忆津梁礼佛裘。
大轴丹青犹凛冽,小官孙子太卑陬。
故园多谢凌霄木,直到丹霄上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