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烛照重茵,飞杯复几分。
主人寒不寐,上客晓离群。
骑吏缘青壁,旌旗度白云。
剑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
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
泠泠唯自适,郡邸有谁闻。
兰烛照重茵,飞杯复几分。
主人寒不寐,上客晓离群。
骑吏缘青壁,旌旗度白云。
剑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
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
泠泠唯自适,郡邸有谁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夜宴会的景象,气氛豪华而又不乏温馨。开篇“兰烛照重茵,飞杯复几分”即刻画出一种高贵的宴席氛围,兰烛映照下的豪宅内,酒杯交错,宴会正酣畅。
接着,“主人寒不寐,上客晓离群”透露出主人的殷勤和宾客的早早告别,虽是冬夜,但宴席中的温暖并未因寒冷而减弱,反映了主人对远来的贵客的尊重和惜别。
“骑吏缘青壁,旌旗度白云”则描绘了一种权威与壮观的场景,或许是宴会所在之地的守卫,或是宾客抵达时的盛况。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表现了宴席背后不为人知的严肃和庄重。
“剑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可能暗示着主人或宾客中有人拥有高超的书法艺术,或许是对宴会上展出的书画作品的赞美。这里的“藓色”与“冰文”都有冷艳之感,与冬夜宴会的氛围相呼应。
“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则转向了对主人的怀念和人民对领导者的喜爱。主人可能是宴会结束后还留恋在宴席上的欢乐,而“疲民”对“使君”的爱戴,则透露出一种深厚的民心。
最后,“泠泠唯自适,郡邸有谁闻”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宴会虽热闹,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如过眼云烟,不留痕迹,反而是那份内心的自在与平和最为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冬夜宴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与宴席背后的庄严,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