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万人命易尺土,天子豪,黔黎苦。
风飘云云,魂不敢图苟存。
骨拄山,血渗地,风雷喑呜,日月无气。
奈何哉,父母妻子,盼我招我,冠裳在右,刀酖在左。
悔不得饿死穷壑中,彼何人斯,愦愦食粟千百钟。
以万人命易尺土,天子豪,黔黎苦。
风飘云云,魂不敢图苟存。
骨拄山,血渗地,风雷喑呜,日月无气。
奈何哉,父母妻子,盼我招我,冠裳在右,刀酖在左。
悔不得饿死穷壑中,彼何人斯,愦愦食粟千百钟。
这首诗《拟汉铙歌十八曲,存十一章(其四)战城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牺牲。诗中通过对比天子与百姓的不同命运,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以万人命易尺土,天子豪,黔黎苦。”开篇即点明了战争的本质,以无数人的生命换取土地的得失,天子因战争而豪迈,而普通百姓则饱受苦难。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战争对社会阶层的不公。
“风飘云云,魂不敢图苟存。”描述了战争环境的恶劣,连魂魄都不敢轻易寻求生存,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恐怖与绝望。
“骨拄山,血渗地,风雷喑呜,日月无气。”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景象,骨肉堆积如山,鲜血浸透大地,自然界的反应也变得沉寂无声,日月失去了光彩,整个世界仿佛陷入了黑暗与寂静之中。
“奈何哉,父母妻子,盼我招我,冠裳在右,刀酖在左。”表达了战争中士兵的无奈与痛苦,他们被亲人期盼着归来,却面临着生死未卜的命运,一边是冠裳(象征官职),另一边则是刀酖(象征死亡)。
“悔不得饿死穷壑中,彼何人斯,愦愦食粟千百钟。”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如果可以选择,宁愿选择在贫穷的山谷中饿死,也不愿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更不愿那些贪婪的统治者享受着丰盛的食物。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巨大破坏力,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方壶之山东海上,鱼龙出没风涛壮。
贝阙珠宫亦渺茫,白云黄鹤空惆怅。
上清道士方方壶,笔底江山开画图。
方丈蓬莱紫翠合,南宫北苑丹青俱。
山中龙虎丹庭熟,白发萧萧映秋竹。
仙家岁月谁与期,人世兵戈自相促。
林生笔力回万牛,倚棹幔亭风雨秋。
十年却忆壶中隐,万里长怀天上游。
新图萧瑟松树老,我思美人隔烟岛。
谪仙何处驾长鲸,杜甫空歌拾瑶草。
秋山木落山正空,客行已逐南飞鸿。
明年把钓三山去,更向丹丘问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