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倦游者,濯足长松下。
脱屣临清流,忘机在中野。
乾坤正澒洞,云水共潇洒。
有耳自不闻,谁能效由也。
客有倦游者,濯足长松下。
脱屣临清流,忘机在中野。
乾坤正澒洞,云水共潇洒。
有耳自不闻,谁能效由也。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题芳远藏秋江濯足图》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长松下的休憩场景。首句“客有倦游者”点出主人公旅途劳顿,选择在松树下洗脚,显示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寻求宁静的心态。次句“濯足长松下”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动作,暗示着诗人对尘世的暂时放下。
“脱屣临清流”写他脱去鞋子,步入清澈的溪流,表现出对清凉与洁净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解脱。“忘机在中野”则传达出他在野外的闲适与忘却机心的状态,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乾坤正澒洞,云水共潇洒”两句,运用天地宇宙的宏大景象,表达出诗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感受,云水的自由自在也映照出他的心境。最后,“有耳自不闻,谁能效由也”以反问收尾,强调在这种环境中,即使有耳朵也听不到尘世的纷扰,无人能像儒家先贤颜回那样做到超脱尘世,保持内心的清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洗足图,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中泠之西古石排,狂波悍浪何能摧。
颠崖骨立不受土,草木坚瘦知谁栽。
长蛇怒结花磥磈,苍隼饥啸寒毰毸。
舟师雨汗渡洑水,捩舵失手遭旋雷。
我行十月潮如落,百仞屹立青琼瑰。
天吴白鲸隐映没,贝阙珠宫空洞开。
沉沉窟宅閟奇鬼,赤衣驾马胡为哉。
群珠可燬不可照,扶桑羡门归去来。
人生辛苦惟别离,况复心相知。
辛酸话别语不出,相看执手徒依依。
问君西游何归期,长途巉岩不可思。
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风凛凛吹人衣。
中林哑哑乌欲栖,猿猱虎豹夹路啼。
路傍古屋掩柴扉,空房独宿生新悲。
家山昨夜春始至,桃花初破梅花飞。
自非丈夫刚自许,谁不去住生狐疑。
惟君与我同此志,西湘东越频驱驰。
番阳浩荡六百里,南昌风物雄江西。
西山中峙高崔嵬,滕王杰阁横江开。
五更东望红浴日,鱼龙蛟蜃惊相积。
阳门青松青可挹,剑池清水清可吸。
真人鹤岭遗金丹,中峰苍莽风常寒。
游人西游止此地,眼明足健应忘还。
闽山岂足展羽翮,湖光望极天地宽。
鲲鹏变化知有托,归来长铗宁须弹。
《送江端伯之隆兴》【宋·蔡沈】人生辛苦惟别离,况复心相知。辛酸话别语不出,相看执手徒依依。问君西游何归期,长途巉岩不可思。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风凛凛吹人衣。中林哑哑乌欲栖,猿猱虎豹夹路啼。路傍古屋掩柴扉,空房独宿生新悲。家山昨夜春始至,桃花初破梅花飞。自非丈夫刚自许,谁不去住生狐疑。惟君与我同此志,西湘东越频驱驰。番阳浩荡六百里,南昌风物雄江西。西山中峙高崔嵬,滕王杰阁横江开。五更东望红浴日,鱼龙蛟蜃惊相积。阳门青松青可挹,剑池清水清可吸。真人鹤岭遗金丹,中峰苍莽风常寒。游人西游止此地,眼明足健应忘还。闽山岂足展羽翮,湖光望极天地宽。鲲鹏变化知有托,归来长铗宁须弹。
https://shici.929r.com/shici/cepRrZBdKW.html
玉猊香谩爇。叹瓶沈簪断,紫箫声绝。丹青挂寒壁。
细端详,宛是旧时标格。音容望极。
奈弱水、蓬山路隔。
似瑶林琼树,韶华正好,一枝先折。凄切。
相思情味,镜中绿鬓,看成华发。临风对月。
空罗袂,揾清血。
待随群逐队,开眉一笑,除你心肠是铁。
看今生,为伊烦恼,甚时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