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商贩米笼千头,结竹浮江下广州。
击鼓烧香南海庙,买羊沽酒市街楼。
峒商贩米笼千头,结竹浮江下广州。
击鼓烧香南海庙,买羊沽酒市街楼。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广州杂韵》描绘了古代广州繁荣的商业景象。首句“峒商贩米笼千头”生动展现了山区商人运输大米的壮观场面,成千上万的竹笼装载着货物,络绎不绝地沿着江流而下,显示出贸易的繁忙和规模之大。接下来的“结竹浮江下广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长途贩运的艰辛与决心。
“击鼓烧香南海庙”描绘了商人们在抵达广州后,可能在南海神庙举行仪式,祈求航海平安和商业顺利,体现了对地方神祇的虔诚敬奉。最后一句“买羊沽酒市街楼”则展示了广州市场的热闹景象,商人们买卖交易之余,在街头酒楼畅饮,体现了岭南城市的繁华和生活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明朝广州作为南方重要商业港口的繁荣景象,以及商人们的勤劳与信仰。
元丰宗匠是吾师,幽梦江湖每见之。
在昔才名真盖代,祇今子弟好能诗。
六经更待黄麻拟,双剑终因紫气知。
衰疾连秋犹长物,扁舟未到谢相思。
齑馆常年会,辛盘此日传。
鹢飞惭落羽,鲸吸感流年。
白发干戈里,青云谈笑边。
晤言宁邂逅,接席亦因缘。
列俎馀珍味,登筵总俊贤。
玉壶延淑景,綵笔咏春天。
上客欢先醉,狂朋喜欲颠。
梅悬金胜小,烛照锦袍鲜。
起舞交为寿,疑年各自怜。
主人情更重,屡赋鹿鸣篇。
天末灵旗,看一展云散雾消。
和春到、秣棱暗涨,瓜步寒潮。
万里楼台铺水墨,两山鬟髻露金焦。
趁晓来、排阵集神鸦,开画桡。
瑶车碾,珠佩摇,拥芝盖,泊兰皋。
有螺童击鼓,鲛女吹箫。
明月西来留后约,大江东去认前朝。
愿顺风、飞梦过扬州,红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