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西幸朔河空,独赖睢阳有二公。
共守孤墉心似铁,誓吞逆虏气如虹。
邮亭叶落秋声外,古木鸦啼夕照中。
庙貌至今犹俨雅,令人千载仰英风。
翠华西幸朔河空,独赖睢阳有二公。
共守孤墉心似铁,誓吞逆虏气如虹。
邮亭叶落秋声外,古木鸦啼夕照中。
庙貌至今犹俨雅,令人千载仰英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恺对双忠庙的赞颂,通过描绘庙宇的庄严与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对古代忠臣的崇高敬意。
首句“翠华西幸朔河空”,以“翠华”象征帝王出行的仪仗,暗示了历史上的某位君主西行至边疆的情景,而“朔河空”则暗示了边疆的空旷与历史的沧桑。接下来,“独赖睢阳有二公”点出了庙宇纪念的人物——在睢阳坚守城池的两位忠臣,他们的名字虽未直接提及,但通过“二公”的称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共守孤墉心似铁,誓吞逆虏气如虹”这两句是对这两位忠臣忠诚与勇气的赞美。他们坚守孤城,意志坚定,誓死抵抗敌军,其气势如虹,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邮亭叶落秋声外,古木鸦啼夕照中”描绘了庙宇周围的自然景象,落叶飘零,秋声萧瑟,古木之上乌鸦啼叫,夕阳余晖洒落其间,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悲壮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忠臣们的形象。
最后,“庙貌至今犹俨雅,令人千载仰英风”表达了对双忠庙及其纪念人物的长久敬仰之情。庙宇虽历经千年,依然庄严肃穆,令人在瞻仰中感受到他们的英风浩气,永远铭记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双忠庙及其纪念人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气概,也传达了对忠诚与勇敢精神的崇高敬意。
上清琼林台,似有千仞崇。
琪树交柯生,瑶草亦成丛。
幻境类玄圃,凝辉接琳宫。
天花或时堕,萦纡飏回风。
仙人薛玄卿,手持玉芙蓉。
傲睨八极表,洞见万象空。
飞书约王子,弭节延赤松。
步虚朗歌咏,流响入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