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烈妇诗九首·其六》
《陈烈妇诗九首·其六》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节义丧世久,群丑憎孤妍。

曾史诬以盗,蹻蹠目以贤。

矧兹幽闼中,没齿谁相宣。

简墨置我傍,伍伯夹我前。

举头竟戴盆,欲雪何因缘。

(0)
鉴赏

这首诗《陈烈妇诗九首(其六)》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批判。

首句“节义丧世久”直接点出主题,指出在世道人心败坏的长久背景下,坚守节操与正义的人显得尤为珍贵。接着,“群丑憎孤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那些道德败坏之人的嫉妒心理,他们不仅不欣赏高尚者的美德,反而心生厌恶。

“曾史诬以盗,蹻蹠目以贤”运用典故,讽刺了历史上一些人对道德标准的扭曲理解。曾参和史鱼是古代的忠臣,却被误解为盗贼;而蹻蹠,本是被贬低的人物,却被某些人视为贤者。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评价标准的混乱。

“矧兹幽闼中,没齿谁相宣”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正坚守节操的人难以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即使是在最隐秘的角落,也鲜有人能理解并支持他们的行为。

“简墨置我傍,伍伯夹我前”描绘了一幅更为具体的场景,将坚守节操之人比作被简册记录,却只能面对着执法者(伍伯)的严苛审视。这里暗含了对制度和权力的批评,即在权力面前,个人的道德坚守往往显得无力。

“举头竟戴盆,欲雪何因缘”最后两句,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坚守节操之人面临的困境和无奈。即使抬头仰望,看到的却是象征束缚和压迫的“盆”,想要洗清自己的冤屈,却找不到任何合理的理由或途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道德沦丧、评价标准混乱以及个体在强权面前的无力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正义的呼唤。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倚棹太湖畔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
银涛万顷无际,渺渺欲浮空。
为问瀛洲何在,我欲骑鲸归去,挥手谢尘笼。
未得世缘了,佳处且从容。
饮湖光,披晓月,抹春风。
平生豪气安用,江海兴无穷。
身在冰壶千里,独倚朱栏一啸,惊起睡中龙。
此乐岂多得,归去莫匆匆。

(0)

鹧鸪天·王母瑶池景物鲜

王母瑶池景物鲜。
蟠桃华实不知年。
天教把定春风笑,来作人间长寿仙。
披蕊笈,诵云篇。
朝朝香之篆炉烟。
只将清静为真乐,合住春秋岁八千。

(0)

念奴娇·吴松江畔

吴松江畔,对烟波浩渺,相忘鸥鸟。
日日篮舆湖上路,十里珠帘惊笑。
高下楼台,浅深溪坞,著此香山老。
辋川图上,好风吹梦曾到。
不用金谷繁华,碧城修竹,自比封君号。
万壑千岩天付与,一洗寒酸郊岛。
霖雨方思,烟尘未扫,合挽三江倒。
功成名遂,却来依旧华表。

(0)

江城子·吴王台上雨初晴

吴王台上雨初晴。
远烟横。
柳如云。
门外西风,催踏马蹄尘。
声断阳关人去□,遮落日,向西秦。
不教容易从归程。
语酸辛。
黯消魂。
且共一尊,相属莫辞频。
后夜月明千里隔,君忆我,我思君。

(0)

西江月·暖日江南梅柳

暖日江南梅柳,春风堂上笙歌。
满斟醽醁笑声哗。
再拜千年寿嘏。
清健非缘服玉,红颜不是苍霞。
仙姿福禄自无涯。
要看沧溟绿野。

(0)

柳梢青·惊世文章

惊世文章,门户照人,外家衣钵。
多谢温存,相期宅相,此恩难说。
今朝祝寿樽前,共拜舞、诸孙下列。
但愿从今,一年强似,一年时节。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