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棺死孝,捧檄死忠,惊霎时两代捐躯,齐赴波涛完大节;
立坊予旌,建祠予祀,料此日九原含笑,并游瀛岛列仙班。
殉棺死孝,捧檄死忠,惊霎时两代捐躯,齐赴波涛完大节;
立坊予旌,建祠予祀,料此日九原含笑,并游瀛岛列仙班。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颂扬了李光熙父子的高尚品德与英勇事迹。上半部分“殉棺死孝,捧檄死忠”,赞扬了他们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的崇高精神,短短四字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道德力量。“惊霎时两代捐躯,齐赴波涛完大节”则描绘了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共同面对生死考验,最终以生命捍卫国家与家族荣誉的壮烈场景。
下半部分“立坊予旌,建祠予祀”,表达了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与纪念,通过设立牌坊和祠堂的方式,将他们的事迹与美德永载史册,供后世瞻仰与学习。最后“料此日九原含笑,并游瀛岛列仙班”,则是对李光熙父子在天之灵的安慰与赞美,预想他们已化作仙人,享受着无上的荣耀与快乐。
整联不仅歌颂了李光熙父子的英勇与忠诚,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与追思,以及对于正义与道德的坚守。
秋风虽云高,不到建章宫。
巨丽发妙思,翰墨争豪雄。
移子范舟兴,入此潘庐中。
诗成到谁手,茧面丝发翁。
岂不怜此老,气薾志亦穷。
聊以壮观之,行潦落长虹。
低头谩漠北,攘臂徒辽东。
自娱蓬蒿兴,敢傍圭璧丛。
清时难但已,有感如霜钟。
慎莫视苏子,是更得家风。
同云惨惨驱朝暄,龙沙一雪人相怜。
寒猿哀啸失山木,饥鹤仰唳空无天。
当年补天真戏尔,不知修月何时已。
坐烦耆旧说辛卯,至遣儿童忧甲子。
城中米价贵如玉,举家倒廪无斗粟。
千金狐裘岂易得,百结鹑衣不堪鬻。
我生但识茅与菅,何曾过眼逢瑶璠。
展君新诗问所似,欲辩不敢非忘言。
开壶酌酒浇我胸,酒酣起舞颜为红。
会见东风扫冰雪,江梅塞柳烦春工。
兰菊不易糗,孔鸾难与仪。
春事漫婵媛,焚香读楚辞。
北斗仰欲援,南征俯自悲。
胡为不痛饮,未肯歠其醨。
君之门九重,举世莫余知。
世父误见赏,中情自有奇。
更愿媒美蓉,远举骖白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