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琐先朝侍从臣,归来惟与白云亲。
汉廷党锢终何事,楚泽离骚合有人。
地卜刺桐心自远,歌裁丛桂鬓初新。
嗟余亦是耽奇者,问字知君不厌频。
青琐先朝侍从臣,归来惟与白云亲。
汉廷党锢终何事,楚泽离骚合有人。
地卜刺桐心自远,歌裁丛桂鬓初新。
嗟余亦是耽奇者,问字知君不厌频。
这首明代佘翔的《赠黄给谏》描绘了一位曾为朝廷近臣的诗人,退隐后与自然为伴的清高形象。首句“青琐先朝侍从臣”点明了主人公过去的显赫身份,而“归来惟与白云亲”则写出他归隐后的超然心境,与山水为友,亲近自然。
次句“汉廷党锢终何事”暗指历史上的党锢之祸,暗示了诗人对官场倾轧的感慨,以及对黄给谏可能遭遇的担忧。接着,“楚泽离骚合有人”引用屈原的《离骚》,表达对黄给谏坚守正直,如同屈原般在困境中仍有诗篇传世的期待。
“地卜刺桐心自远”借刺桐树的坚韧和高洁,象征黄给谏的品格,而“歌裁丛桂鬓初新”则赞美他的才情出众,即使白发生出也如丛桂般清新脱俗。最后两句“嗟余亦是耽奇者,问字知君不厌频”,诗人自谦为同样喜好奇文之人,表达了对黄给谏学问的敬仰,愿意频繁向他请教,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既赞扬了黄给谏的高尚品质,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途的淡泊。
皇天少甘泽,禾苗就枯槁。
何以慰三农,摅诚事祈祷。
贤王启睿衷,封章达穷昊。
上帝潜感孚,炎埃急除扫。
雷驱雨濛濛,风走云浩浩。
乾池滀聚水,平陆注行潦。
登场已收麦,被畛方茂稻。
畎亩润黍菽,村疃荣桑枣。
鼓舞喜儿童,歌谣乐耆老。
徭役蠲免多,赋税供输早。
宽恤沐深恩,仰载荷洪造。
应书大有年,秋成登万宝。
西蜀锦江津,相去万里隔。
此滩名相符,终古那可易。
不盈十丈许,湛湛漾寒碧。
饮虹蒸晓气,浴蟾浸秋魄。
射工每伺人,鸺鹠或呼客。
柳子记恶溪,陶令卧醒石。
今古非同时,出处亦异迹。
而我莫谐俗,乃有书传癖。
岂敢辞驱驰,当尽臣子职。
鲸波肯惮险,拿舟快所历。
遥遥紫金山,在望犹咫尺。
明发不能寐,帆开早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