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报答可无诗,渐喜春风熟燕泥。
客至甚思留竹隐,书来无奈趣岩栖。
幸同故国云虽暮,朗诵新吟日未西。
自愧续貂才不敏,徘徊月已在榱题。
风光报答可无诗,渐喜春风熟燕泥。
客至甚思留竹隐,书来无奈趣岩栖。
幸同故国云虽暮,朗诵新吟日未西。
自愧续貂才不敏,徘徊月已在榱题。
这首宋诗《和周公美韵》是陈文蔚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以及对友人来访的欣喜之情。首句“风光报答可无诗”暗示了诗人认为美好的景色应当以诗歌相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与诗兴的盎然。接着,“渐喜春风熟燕泥”描绘了春天燕子忙碌筑巢的场景,寓示着生机与活力。
“客至甚思留竹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挽留,希望客人能一同隐居在竹林之中,享受宁静的生活。而“书来无奈趣岩栖”则反映出诗人对于远方书信的期待,即使不能相聚,也能通过文字交流,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幸同故国云虽暮”一句,将友人比作故乡的云,即使相隔遥远,但情感深厚,如同傍晚的云彩依然相连。诗人感叹时间虽晚,但仍有“朗诵新吟日未西”的兴致,表明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不减。
最后,“自愧续貂才不敏”表达了诗人的谦逊,承认自己才华不足,无法与前人佳作相比。然而,“徘徊月已在榱题”以月升屋檐的景象收尾,寓意着诗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即使夜深人静,仍在思考和创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坚守。
西自荆巫彻海涯,南从吴越接京华。
半天下管权何重,两地间游路不赊。
山泽利均资我国,江湖境尽属君家。
帝心已简身宁愧,使额虽雄性不奢。
数道转输归检察,满朝才子动吟誇。
搜寻奸诈穷毫发,举荐廉能在齿牙。
彩旆双飘为从物,画船一簇是行衙。
已闻村落添农器,渐见汀洲减钓车。
不使菰蒲侵黍稷,将令橘柚变桑麻。
台州顶自寻仙药,建水湄亲采御茶。
器量宽如波浩渺,风谣多似橹呕鸦。
闲寻僧话穿云叶,静听渔歌隔浪花。
野客唱酬容散拙,郡侯迎送厌喧哗。
携筇未遂攀陪去,溪士时时动叹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