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蝉诗》
《咏蝉诗》全文
南北朝 / 江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白露凉风吹,朱明落照移。

鸣条噪林柳,流响遍台池。

忖声如易得,寻忽却难知。

(0)
注释
白露:指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秋季,天气开始转凉,夜间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常有白色露珠凝结。
朱明:指夏天,这里形容夕阳如火红般照耀。
落照:落日的余晖。
鸣条:指风吹动树枝发出的声音。
柳:一种树木,此处特指柳树,其枝条柔韧,常随风摇曳。
流响:流水的声音,此处也可能指声音像水流一样四处传播。
台池:台指亭台楼阁,池指园林中的水池,合指庭园景致。
忖声:忖(cǔn)声,此处意为揣测、聆听声音,可能是诗人对自然声响的感悟。
寻忽:寻即寻找,忽表示快速、突然,形容声音变化无常,难以捕捉。
难知:难以知晓或理解。
翻译
白露时节凉风起,红日西沉余晖移。
林间柳树鸣声响,流水回荡遍台池。
尝试辨声易获取,但瞬息万变难以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景图。"白露凉风吹,朱明落照移"展现了秋天清晨的场景,露珠在凉风中摇曳,阳光穿透树梢,给人以淡远之感。而"鸣条噪林柳,流响遍台池"则是蝉鸣声充满了林间和水边,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意境。

然而,在"忖声如易得,寻忽却难知"中,诗人的情感开始转向深邃。蝉鸣之声虽然容易捕捉,但要真正领悟它背后的生命哲理,却是困难的。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无常感怀。

总体而言,这首咏蝉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观察力和艺术才华,更通过细微之处触发深层次的情感和哲理。

作者介绍

江总
朝代:南北朝   字:总持   生辰:519~594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猜你喜欢

相见欢四首·其三

枝头觅遍残红,更无踪。春在斜阳荒草野花中。

溪边树,堤间路,几时逢?昨夜梦魂飞过小桥东。

(0)

翠鸟

一片空明水月光,碧梧红树映池塘。

衔鱼翠鸟栏干立,也爱南园草阁凉。

(0)

万寿菊

风雨崇朝滑路斜,老人愁坐在天涯。

夜来却有还家梦,喜见庭前万寿花。

(0)

夜泊漳脊有怀三弟

薄暮沧江上,孤霞带日红。

渔灯明远近,树色隐菁葱。

月向昆仑转,春生碧海空。

永怀愁不寐,云外度哀鸿。

(0)

晓行宣化道中联句

晓离施湴驿,隐隐发前旌。

薄霭衿裾润,初暾驿从明。

山椒岚自幕,树杪露犹盈。

蓐食狼兵过,戎装虎士迎。

危桥经野水,败灶识荒营。

饭叶墟人弃,衣花寨守荣。

照升云掩驳,原燎石支撑。

健翮飞鹏击,雄姿控骥牲。

行行日逾午,望望路兼程。

一径绿深竹,邕州见古城。

(0)

儋州载酒堂

载酒堂前草几青,东坡赢得古今名。

若教时宰知公论,悔不当初作从伶。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