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崎岖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
风光不见桃花骑,尘土空留杏叶鞍。
丧乘独归殊不易,脱骖相赠岂为难。
并州好马应无数,不怕旌旄试觅看。
驿路崎岖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
风光不见桃花骑,尘土空留杏叶鞍。
丧乘独归殊不易,脱骖相赠岂为难。
并州好马应无数,不怕旌旄试觅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出使在途中所骑马匹因故障碍而亡,改乘肩舆准备归程的凄凉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遭遇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旅途孤独与怀念之情。
"驿路崎岖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 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歌的情景,驿路为古代官道上的休息站点,这里描述的是崎岖不平的驿路上积满了泥雪,行走其上之艰难可想,而“欲登篮舆”则显示出诗人不得已转而乘坐肩舆的无奈与叹息。
"风光不见桃花骑,尘土空留杏叶鞍。"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在这里,“风光”指的是美好的景致和时节,但这次旅途中连那美丽的春日桃花都未能一见,只剩下空留着杏叶覆盖的鞍座,这种场面与往昔骑马行走于繁华盛景的对比,凸显了诗人此刻的心境。
"丧乘独归殊不易,脱骖相赠岂为难。" 这两句表达了失去坐骑后独自一人返回的艰辛与难堪,以及将要发生的事——即便是朋友间互赠马匹也是困难重重。
"并州好马应无数,不怕旌旄试觅看。" 最后的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挑战,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强与勇气,即便是在并州这种著名的地方,有着众多优良的马匹,也不会畏惧那些繁文缛节的礼仪,而是要亲自去寻觅、考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遭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遭遇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鍊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