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金帐底烛花偏。低唱拥婵娟。遥夜酒杯传。
几沉醉、琼林洞天。
梅花如旧,竹窗犹在,留得煮茶烟。独欠钓鱼船。
待归问、羊裘故川。
销金帐底烛花偏。低唱拥婵娟。遥夜酒杯传。
几沉醉、琼林洞天。
梅花如旧,竹窗犹在,留得煮茶烟。独欠钓鱼船。
待归问、羊裘故川。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作《太常引·其二》次韵伯阳雪中,由邵亨贞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宴饮的画面。"销金帐底烛花偏",开篇即以奢华的环境起笔,暗示了宴席的热闹与主人的豪情。"低唱拥婵娟",婵娟指美女,形象地描绘了在美人的陪伴下,众人轻歌曼舞的欢乐场景。
"遥夜酒杯传",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漫长和饮酒的畅快,"几沉醉、琼林洞天",运用比喻,将醉意比作琼林仙境,表达了醉酒后的飘逸之感。接下来,词人借梅花和竹窗,寓言往昔的生活,"梅花如旧,竹窗犹在,留得煮茶烟",展现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品茗生活的留恋。
"独欠钓鱼船",转折点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向往,他渴望回归自然,过上隐逸的生活。最后两句"待归问、羊裘故川",引用典故,羊裘是渔夫的服饰,故川则象征着归隐之处,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尘世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繁华宴饮的欢愉,又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词人深藏于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
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
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
把清樽、独自笑余生,成何事。
尘埃外,谈高趣。
烟波上,题诗句。
这美景良宵,且休虚度。
梦觉宦情甜似蜡,老来况味酸如醋。
念儿曹、南北几时归,情朝暮。